光和七年冬,洛陽城。
當然,此時已經改元中平元年,但對百姓來說,還沒有一個銅板重要。
在冀州整編一個月後,劉複終於收到朝廷詔書,讓其到洛陽敘功,接受賞賜。
劉複接旨後稍作安排就出發了,畢竟早做好準備了。
這座帝國的中樞,在經曆了黃巾之亂的恐慌後,似乎又恢複了往日的繁華與喧囂。
剛剛在廣宗立下不世之功的討逆中郎將劉複,奉詔入京陛見受封。
他帶五百騎兵,千餘步兵,武將帶了典韋、新招募的張合作為護衛,以及軍師戲誌才隨行參謀。
此次除了劉複自己的青州牧或是青州刺史職之外,就是為戲誌才購買東萊太守之職。
另外順道的己吾縣長——現在己吾縣令職為陳紀買了。
劉複辛辛苦苦發展兩年半,成功讓靈帝出售己吾一把手職位的價錢增加二百萬!
這本來想讓李勇擔任,不過李勇想在軍中,不願回己吾當個縣令。
沒辦法,己吾做為劉複的發家之地,和未來的釘子,還是很重要的。
隻能讓陳紀待著了,至於縣尉之職就買給成峰了。
一行人風塵仆仆,卻在踏入洛陽城門的那一刻,感受到了這座都城的巨大威壓與無與倫比的吸引力。
入城第一件事,自然是沐浴更衣,準備覲見。皇宮的宣召很快到來。
在莊嚴肅穆的德陽殿上,天子劉宏高坐龍椅,雖麵帶倦容,但看向劉複的眼神卻帶著幾分嘉許和好奇。
侍立在禦階旁的十常侍之首張讓、趙忠等人,臉上掛著程式化的笑容。
眼神深處卻閃爍著精明與一絲不易察覺的滿意——劉複那筆數額驚人的“心意”,顯然發揮了預期的作用。
“……卿家忠勇冠世,掃蕩妖氛,克複巨寇,功在社稷!
今特進卿為武威縣侯,食邑兩千戶,賜金印紫綬,以彰殊勳。
遷為青州刺史,假節鉞,都督青州六郡軍事。
其務殄滅餘寇,綏撫遺民,使邊陲晏然,四境無虞。勉哉!勿替朕命!”
“臣,劉複,叩謝陛下天恩!必當鞠躬儘瘁,死而後已!”
劉複的聲音洪亮,竊了句名言,姿態恭敬地行了大禮,接過那沉甸甸的武威侯金印和青州刺史的印綬。
果然,本來運作的是青州牧,畢竟曆史上皇甫嵩因剿滅黃巾就獲得冀州牧的職位。
但此事被黨人世家阻止,隻得了個青州刺史的職位。
雖然來之前就得到消息,但還是很不舒服!
早晚辦了它們!
劉複心中發狠!
這州牧之位沒得到,侯位也不是很滿意,武威侯雖然也有雙關之意,但到底比不上冠軍侯牛逼。
隻是冠軍侯已經太出名了,劉複並不想拾人牙慧,來的時候他甚至在想,
要不要賄賂十常侍在青州或冀州找個縣改成牛逼縣,直接弄個牛逼侯得了。
兩千年後在網上這牛逼侯熱度怕是比冠軍侯還牛逼。
殿內百官神色各異,有真心讚歎的,有羨慕嫉妒的。
更有如左車騎將軍皇甫嵩、中郎將朱儁等清流重臣,麵色平靜無波,眼神卻銳利如刀。
審視著這位橫空出世、一步登天的年輕侯爺。
他們深知廣宗之戰的含金量,也隱約猜到此番封賞背後十常侍運作的影子,心中滋味複雜。
封賞儀式後,各種宴請便如潮水般湧來。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由十常侍核心人物之一、與劉複“交好”的某位權宦在西園彆苑舉辦的一場“慶功宴”。
名為慶賀武威侯之功,實則是洛陽新貴與老牌勢力的一次碰撞與試探。
是夜,西園彆苑燈火通明,絲竹悅耳。
洛陽城內有頭有臉的年輕一代翹楚、名士清流或親近十常侍者)、以及功勳子弟,幾乎齊聚一堂。
劉複身著嶄新的侯爵常服,氣度沉穩,在戲誌才的陪同下步入廳堂。
他甫一出現,便吸引了全場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