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征辟張遼荀攸荀彧高順……失敗_穿越三國,我竊取宗室身份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穿越三國,我竊取宗室身份 > 第121章 征辟張遼荀攸荀彧高順……失敗

第121章 征辟張遼荀攸荀彧高順……失敗(1 / 2)

最麻煩的應該是鎮壓清議,劉複采用荀采提議的“文火攻心”與結合劉複的“刀斷舌根”之策。

荀采的“文攻”:

在州牧府支持下,於臨淄、北海、東萊設立“州學”、“匠院”、“農苑”,廣招寒門子弟及有實學之才工匠、農師、醫者),授以官職田產。

不過經過劉複親自測試,這些所謂的有真實之學的還比不過劉複手下大部分兵卒!

直接取消了授予官職的提議!

這也是荀采不知道劉複軍中普及教育的程度。

現在劉複軍中士卒,大部分都是完成小學三年級以上的語文和二年級數學學習的縣長之才!

根本不是這些讀幾本破書的寒門士子能比的。

交代荀采正常主持教育就好,不必給他們特彆的待遇。

親自編撰《新政釋疑》,以通俗文言解釋丈田、鹽鐵、收兵之利,

駁斥“與民爭利”說,宣揚“削豪強以養黎庶”。

王申的水軍部隊有大活兒了。

荀采還打算邀大儒鄭玄出山主持州學,以分清議之勢。

不過也被劉複拒絕了,這年頭師生名分太重,劉複怎麼可能把州學主持這身份給彆人?

寧可荀采親自主持,或是自己辛苦點,也不能把名頭給彆人。

劉複之所以敢這麼乾就是因為他手下不缺識字的人!

不缺所謂的文化人啊!想想十萬兵士人均小學三年級的學識!

在漢末是多麼可怕的力量!

他還需要討好其他什麼學閥嗎?

北海名士孔昱,孔融族人,於雅集上公開痛罵劉複:

“夏桀商紂,不及其暴!”

並串聯士子,欲聯名上書洛陽。

劉複聞報,僅批一字:“閹了。”

當夜,州牧府親兵破門而入,將孔昱及其核心黨羽七人從被窩中拖出,未經審訊,直接閹於府前廣場!

鎖枷示眾,旁立木牌:

“謗議國策,煽惑人心者,此下場!”

同時公布孔昱勾結豪強、侵占學田、賄賂官吏之罪證。

其門生故吏,膽寒股栗,紛紛閉口,或轉投州學。

夏去秋來,青州大地已被深深烙上劉複的印記。

臨淄城牆曾懸掛過千餘顆豪強、士族、名士的頭顱,在秋風中乾癟發黑,無聲訴說著新秩序的殘酷代價。

行人至此,無不低頭屏息,快步而過。

官營鹽場晝夜不息,白花花的鹽堆如山;

新辟的屯田阡陌縱橫,金黃的粟穗壓彎了秸稈。

流民有了生計,州庫空前充盈。

州軍大營吸納了豪強部曲精銳和降卒的新軍,在張合、太史慈、黃忠的嚴酷操練下,殺氣日盛。

再無“某家部曲”,隻有“青州兵”!

寒門學子苦讀之聲,與匠院鐵錘敲擊、農苑稻麥研討之聲交織。

荀采坐鎮,鄭玄移居青州時常歎息“刀兵立學,非正道”。

但就是舍不得遠走它州,在看到經過幾個月整頓的青州的變化後,在感歎後加了句

“……但好像也不是不能一用……”

洛陽城內士林清議對青州慘狀一片罵聲,奏章雪片般飛向靈帝。

張讓將最激烈的幾份挑出,念給靈帝聽時,故意歎息:

“唉,這些名士,自己家田地被清丈了,私鹽買賣斷了,就如此汙蔑劉使君……

陛下您看,這是青州這個月鹽稅、田稅的單子,比去年這時候,足足多了十倍啊!”

靈帝看著那驚人的數字,擺擺手:

“劉複是能吏!讓那些人閉嘴!再聒噪,讓劉複自己看著辦!”


最新小说: 何老師:與你相隨半生 七零瘋媳:傻夫揣空間寵我上天 深阱:假麵圍城裡的光 大小姐歸來發現自己竟是團寵 吃瓜心聲外泄,我成了書海傳奇 盜筆男團:在無限副本裡追妻 水滸:從二龍山開始聚義 萬界隨機擺攤,無論種族好好吃飯 人均名刀,異獸入侵了個寂寞 武道通神:從國術到星空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