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內郡,劉複的大營駐紮於此,扼守著通往河東、司隸的要衝。
營盤森嚴,秩序井然,與酸棗聯軍的混亂頹敗形成鮮明對比。
中軍大帳內,炭盆驅散了春寒,
劉複正與周元、王奎等人對著巨大的司隸關中輿圖推演。
“算算時日,董卓遷都的詔書,該頒下了。”
劉複的手指重重敲在洛陽的位置,眼神銳利如鷹,
“那肥豬被洛陽東城門外的一幕一激,又被糧道所困,必提前遷都。”
周元聲音帶著寒意:
“遷都必行,且其行必暴!
董卓定會借機搜刮洛陽富戶,驅民西行,以充軍資、填溝壑!
沿途燒殺,恐更甚於黃巾之時!”
王奎輕點輿圖上的幾個關鍵節點:
“主公所料不差。
董卓西遷,然其擄掠之財貨、遷徙之民眾,
數量龐大,陸路難行,如果水路可行,其必分兵走水路!
當傳言與其,言黃河水道,孟津、小平津乃其北岸重要渡口,
尤以小平津水勢稍緩,利於大宗輜重轉運!
即便它不願走,我們也要讓它走!
如兵書上所說‘故敵佚能勞之,飽能饑之,安能動之’。”
劉複道:
“不錯!此乃天賜良機!
董卓遷都,自掘墳墓!
我青州軍,當為天下先,截其不義之財,救其無辜之民!”
他猛地起身,下達一連串命令:
“周元,立刻擬信!
以八百裡加急快馬,分送酸棗袁紹、王匡、袁術、潁川孔伷、孫堅等處!
言:‘細作密報,董卓畏聯軍勢雖是笑話),決意焚毀洛陽,挾帝西遷長安!
遷都之令即下,不日將行!
其行必酷,掠民毀城!
望諸公速斷,或截其歸路,或救民水火,勿失良機!’”
“王奎!
如今我軍河內暫居,人心未穩,你即刻持我安東將軍令箭,
開倉放糧,賑濟因戰亂及董卓擄掠而流離之民!
嚴查奸細,確保我軍後路無虞!
凡願從軍抗董之壯士,擇優錄入屯田軍或輔兵!”
“另統籌糧草軍械,確保大軍十日之需!趙風,王成!”
“趙風率五千精騎,輕裝簡從,星夜兼程,穿插至弘農郡陝縣附近崤山險隘!
多設疑兵,廣布旌旗,深挖壕塹,阻塞山道!
不必死戰,隻需虛張聲勢,遲滯董卓主力及偽帝劉協鑾駕西進速度!
讓董卓以為我大軍已斷其函穀歸路,逼迫其分兵或繞道!”
“王成率步卒一萬,弓弩強械,火速南下,搶占洛陽北麵要隘孟津!
控製渡口,焚毀所有可用船隻!
若遇董卓小股部隊或潰兵,堅決殲滅!
若遇大隊押送財貨之敵,則以弓弩阻敵,焚其輜重為上,勿要貪功戀戰!
鎖死孟津,迫使董卓財貨轉移路線壓向小平津!”
“典韋、文醜、黃忠!”
“隨我親率一萬五千精銳含五千水軍),乘預留之快船,
順沁水而下,直入黃河!
目標——小平津渡口!”
“李勇率青州水師戰船二十艘,提前隱秘集結於黃河最近的可用河灣,待我信號,全速逆流而上,直撲小平津!
任務:封鎖河麵,焚毀渡船,改裝投石車轟擊岸上敵軍!”
“我軍抵達小平津後,典韋率重甲步卒搶占灘頭,建立防線!
文醜率騎兵遊弋外圍,絞殺潰兵,阻敵援軍!
黃忠神射營占據製高點,專射敵酋、舵手、縱火兵!
我親率中軍,相機行事,首要目標儘力解救被驅趕的百姓!
其次為董卓搜刮的皇室珍寶、典籍、以及被裹挾的能工巧匠、太學博士等,
“周元隨我行動,參讚軍機,聯絡各方!
加派細作,深入洛陽及西遷隊伍,隨時傳遞董卓動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