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十月,秋高氣爽。
劉複稱王後各方反應激烈,但不過都是打打嘴上官司而已。
期間魏王王後誕下一個兒子,成為劉複第一個孩子。
如今魏王城擴建完畢,王宮主體部分修建完成,劉複自然要遷移過來。
巍峨的陳留新城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這座被劉複選定為大魏新王城的巨邑。
經過一年多的傾力營造,終於展現出其雄踞中原的氣魄。
城牆高厚,範圍遠超舊城一倍有餘。
如同一條蟄伏的巨龍,拱衛著中心那片更為壯麗的建築群——嶄新的魏王宮。
王宮主體已完工,雖不及後世長安、洛陽的極致奢華,卻處處透著實用與威嚴。
黑底金紋的“魏”字大旗在王宮主殿——承光殿的簷角獵獵作響,宣告著一個新興強權的誕生。
十月初一,吉日。
魏王劉複的車駕儀仗,在精銳的玄甲衛隊護衛下,浩浩蕩蕩自臨淄抵達陳留。
沿途百姓夾道歡呼,“魏王千歲”之聲不絕於耳。
劉複來此,不僅僅是地理位置的轉移,更象征著魏國權力中樞徹底從穩固的青州,
移向了麵向四方、爭衡天下的中原腹心!
盛大的入城儀式後,
劉複在承光殿接見了四方來賀的使者、州郡大吏以及為新王城建設立下汗馬功勞的工匠代表。
氣氛莊重而熱烈,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對新生王權的敬畏與對新都落成的自豪。
“諸位勞苦功高!”
劉複身著常服,端坐王位,聲音溫和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儀,
“陳留新城,乃我大魏之基業象征,亦是爾等心血凝聚!
孤心甚慰!傳令,所有參與營建之工匠、民夫,依功績大小,厚加賞賜!
免除其家三年賦稅!”
“謝大王恩典!大王萬歲!”
殿內殿外,感激的呼聲如潮水般湧起。
接見完畢,劉複興致頗高,決定在王宮總管及典韋等近衛的陪同下,
親自去尚未完全撤場的部分工地區域巡視一番,
近距離看看這些締造了奇跡的勞動者。
走過巨大的石料堆場,穿過正在鋪設最後地磚的廣場。
劉複的目光掃過那些雖然疲憊卻眼神明亮的工匠和民夫。
他們看到魏王親臨,激動得手足無措,紛紛跪拜。
就在這時,劉複的目光被一個身影吸引了。
那是一個身材異常魁梧的漢子,正獨自扛著一根需要數人合抬的巨木,步伐沉穩地向堆料場走去。
汗水浸透了他粗陋的麻布短衫,勾勒出虯結如鐵的肌肉線條。
他麵容粗獷,一道顯眼的疤痕從眉骨斜劃至臉頰,非但不顯猙獰,反而添了幾分滄桑的硬朗。
最讓劉複心頭一動的是,此人身上那股沉澱下來的彪悍氣息,
與周圍純粹的工匠民夫截然不同,
那是千軍萬馬中衝殺過的烙印,即便穿著民夫的衣裳也掩蓋不住。
劉複的腳步停住了。
他微微眯起眼睛,一個幾乎被遺忘的名字瞬間跳入腦海。
“華雄?”
劉複的聲音不大,卻清晰地穿透了工地的嘈雜。
那扛著巨木的漢子身形猛地一頓,仿佛被無形的重錘擊中。
他緩緩放下巨木,動作依舊沉穩,然後才慢慢轉過身。
當他看清被簇擁在人群中央,身著常服卻氣度非凡的劉複時,
眼中閃過一絲極其複雜的情緒——有驚訝,有認命,也有一絲難以言喻的平靜。
他拍了拍手上的木屑和塵土,沒有像其他人一樣惶恐跪拜,
隻是抱拳,微微躬身,聲音低沉沙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