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央宮前殿。
久未臨朝的漢獻帝劉協端坐在龍椅上,麵色蒼白。
這個十三歲的少年天子,知道那個總是用可怕眼神盯著他的胖老頭不會再出現了。
自己應該是真正的天子了吧?
王允率領百官行三跪九叩大禮,然後起身宣讀早已擬好的詔書:
“……詔曰:董卓亂政,天人共憤。
今幸賴祖宗庇佑,司徒王允、中郎將軍呂布等忠勇之士,誅殺國賊,肅清朝綱。
特晉王允錄尚書事,總領朝政;
封呂布為奮武將軍,儀比三司,進封溫侯……”
呂布聽到“溫侯”二字時,眉毛不易察覺地挑了挑。
侯爵!
這是他夢寐以求的身份。
從此他不再是那個被人看不起的邊地將領,而是大漢列侯!
不過隨即想到劉複那賊子現在都稱“魏王”了,得意的情緒頓時減了大半!
封賞完畢,王允話題立即轉向西涼兵:
“李傕、郭汜等董卓餘黨尚握重兵,諸位以為當如何處置?”
大殿內頓時議論紛紛。
騎都尉李肅出列道:
“李傕、郭汜不過董卓爪牙,今董卓已死,若朝廷下詔赦免,其必感恩歸順。”
呂布聞言,立即反對:
“不可!西涼軍殘暴成性,若不趁勢剿滅,必為後患!”
王允看了看呂布,又看了看李肅,沉吟道:
“二位所言各有道理。
不過一歲不二赦……要不先暫時擱置吧,”
他其實是想要逼西涼軍造反,好名正言順地將其一網打儘。
退朝後,呂布追上王允:
“司徒,為何不儘快解決那些西涼賊子?”
王允意味深長地笑了笑:
“奉先勿憂。獵人在射殺猛獸前,總要給它留條看似生路的小徑。”
看到在這兒裝高深莫測的王允,呂布一陣膩歪!
這種時候當行雷霆之勢,要麼趁其驚恐無狀之際雷霆鎮壓,要麼趁此良機機趕快招降。
偏偏你特麼磨磨蹭蹭猶猶豫豫!
你一個以街頭地痞混混流氓之智,冒險解決了董卓的家夥,在這兒裝毛啊!
呂布對王允的故作的高深莫測不喜,但也沒再多問。
他現在正是激動的時候,滿腦子都是自己的封號和爵位,以及……那個還躺在病榻上的貂蟬。
董卓死後第三天,王允搬進了原本屬於董卓的相國府。
這座富麗堂皇的府邸比司徒府大上三倍有餘,光是奴仆就有三百餘人。
王允坐在董卓曾經用過的檀木案幾後,翻閱著各地送來的賀表。
短短三日,他已經從那個謙和有禮的司徒,變成了一個雷厲風行的執政者。
“老爺,太仆魯旭求見。”
管家王忠輕聲稟報。
王允頭也不抬:
“讓他等著,先把楊尚書請來。”
不一會兒,尚書令楊彪匆匆入內。
這位白發蒼蒼的老臣是王允最信任的盟友之一。
“文先,查抄董卓府邸的事進行得如何了?”
王允直呼楊彪表字,顯示出二人親密關係。
楊彪拱手道:
“金銀珠寶已清點完畢,共計價值三萬餘金。
另有田契、房契無數,都在這裡。”
他遞上一卷竹簡。
王允粗略瀏覽了一遍,冷笑道:
“董卓這廝,搜刮的民脂民膏倒是不少。”
他提筆在竹簡上勾畫幾下,
“這些充入國庫,這些賞賜有功之臣,至於這些……”
他指著幾處最好的田宅,
“留給天子做行宮。”
楊彪猶豫了一下:
“司徒,呂布派人來問,董卓的府邸和侍妾如何處置……”
王允眼中閃過一絲不悅:
“告訴他,董卓僭越禮製,其府邸理應收回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