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恩?”
王允冷笑,
“你可知就因為你這幾聲歎息,西涼餘黨現在都把你當作同道中人?
他們說你蔡伯喈都認為董卓不該殺,可見朝廷不會放過任何一個與董卓有牽連的人!”
蔡邕這真怔住了,心思,
“這什麼狗屁理論?這些屁話你是怎麼扯到一塊兒的!”
然後恍然大悟,臉色煞白:
“原來如此……我沒想到……”
他本就是極聰明的人,隻是開始沒往這邊想,現在思維發散,自然明白了王允對他早有殺心。
“晚了。”
王允還以為蔡邕是被它屁話繞暈了,背過身去,
“天子已下詔,明日午時處斬。
念在多年同僚之誼,特來送你一程。”
蔡邕癱坐在地,突然放聲大笑:
“好一個王允!好一個漢室忠臣!
你殺我,不過是嫉恨我名聲罷了,一介陰險卑劣的小人而已!!
一個以地痞無賴之智竊取了權力的小人!
你比董卓更卑劣!
連董卓都不曾因朝堂大臣感歎殺人!
漢室江山被你這卑劣小人掌權,再難複興矣!
……嗚呼哀哉!
漢室氣數儘矣!”
走出詔獄,王允仰頭望向陰沉的天空。
“司徒,真要殺蔡邕?”
回到府邸,黃琬楊彪早已在等候,見王允回來,黃琬低聲問道,
“他名滿天下,殺之恐失士人之心啊。”
王允一副大義凜然之態,目光堅定:
“非常之時,當用非常之策。
西涼軍見蔡邕都因董卓而死,必心生畏懼,不敢輕舉妄動。”
楊彪憂心忡忡地補充:
“可萬一適得其反……”
“沒有萬一!”
王允厲聲打斷。
楊彪說道:
“明日處斬蔡邕後,立即派使者前往招撫李傕等人。
恩威並施,方為上策。”
第二天,蔡邕被殺。
第三天,
西涼軍大營內,李傕將酒碗重重砸在案幾上:
“蔡邕感歎一句都要被殺!
下一個就是我們!”
帳內眾將鴉雀無聲。
郭汜、張濟、樊稠等西涼將領麵色陰沉,案幾上攤著從長安傳來的密報——蔡邕因感念一句董卓恩情被處斬。
“王允這狗東西這是要趕儘殺絕啊……”張濟喃喃道。
“不如各自逃回西涼吧。”
樊稠提議,
“分散逃跑,總有人能活下來。”
就在眾將意誌消沉之際,帳外傳來一聲輕笑:
“諸位將軍就這樣認輸了?”
門簾掀起,一個瘦削的中年文士緩步走入。
他麵容清臒,雙目狹長如刀,正是董卓舊部謀士賈詡,字文和。
“賈文和!”
李傕猛地站起,
“你不是在長安嗎?怎麼……”
賈詡從容不迫地行了一禮:
“蔡邕死後,在下趁亂逃出長安,特來為將軍獻計。”
郭汜不耐煩地揮手:
“有屁快放!我們正商量逃命呢!”
賈詡不慌不忙地捋了捋胡須:
“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能逃到哪裡去?”
他銳利的目光掃過眾將,
“一個亭長就能把你們綁送朝廷,到時候死得更慘。”
李傕皺眉:
“那依你之見?”
“舉兵反攻長安!”
賈詡一字一頓道。
帳內一片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