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移步夥房區。還未走近,便聽到裡麵人聲鼎沸,夾雜著滿足的談笑聲和碗筷碰撞的脆響。
巨大的木桶裡,是熱氣騰騰、泛著油光的粟米飯。
旁邊幾口大鍋,一鍋是燉得爛熟的肥肉塊,肥瘦相間,醬色濃鬱,湯汁粘稠;
另一鍋則是雪白的魚湯,翻滾著奶白的浪花,裡麵可見大塊的魚肉和墨綠的海帶;
還有一盆盆切得整齊的醃菜,油亮誘人。
“大王駕到——!”
隨行的近衛高聲傳報。
夥房內的喧囂瞬間安靜了一瞬,隨即爆發出更大的聲浪。
正在排隊或已捧著飯碗蹲坐在地的民夫們,紛紛放下碗筷,激動地起身,臉上洋溢著發自內心的感激和敬畏,如同潮水般呼啦啦跪倒一片。
“大王萬歲!”
“謝大王恩典!”
“這肉真香啊大王!”
“俺家娃兒托大王的福,也能沾沾葷腥了!”
呼喊聲此起彼伏,真摯而熱烈。許多人眼中甚至含著淚花。
在這個普遍食不果腹、一年到頭難見油腥的年代,每日能有飽飯,五日一頓葷腥,還有工錢可拿,這簡直是夢中才有的神仙日子!
這一切,都是眼前這位年輕魏王帶來的。
劉複臉上帶著溫和的笑意,抬手虛扶:
“都起來,都起來!好好吃飯,吃飽了才有力氣為孤築城!
這魚肉可還新鮮?海帶吃得慣麼?”
“新鮮!太新鮮了!比河裡的魚鮮多了!”
一個壯實漢子激動地喊道。
“吃得慣!吃得慣!這海帶湯鮮得很,喝了乾活都有勁!”
另一個老匠人抹著眼角。
劉複滿意地點頭,對身旁的程昱和戲誌才道:
“青州水師捕魚船隊和海帶養殖場,看來成效斐然。
新製的漁網和醃製法子,功不可沒。
此等物產,惠及軍民,善莫大焉。”
程昱沉聲道:
“大王仁政澤被,此乃民心所向。”
彆說,程昱這孫子,除了當日他在甘夫人處幾日不上朝的時候有點急赤白咧的,平時說話還怪好聽哩……
戲誌才則微笑著補充:
“海產豐饒,利國利民。
工程部已著手在兗、徐沿河城鎮推廣此法,日後我魏國百姓餐桌之上,魚肉海味當為常物。”
郭嘉斜倚在一根新立的廊柱旁,懶洋洋地灌了一口葫蘆裡的酒,看著眼前這“君民魚水”的一幕,嘴角勾起一絲弧度。
他目光掃過那些捧著碗、臉上洋溢著純粹滿足笑容的民夫,又瞥向遠處那塵土飛揚、氣氛截然不同的方向,眼神深邃。
就在這時,一個身著玄耳閣低級文吏服飾的人匆匆走到程昱身邊,低聲耳語了幾句。
程昱神色不變,微微頷首,隨即轉向劉複,聲音平靜無波:
“大王,西城牆擴建丁卯段,乃俘虜及重罪囚徒集中勞作之所,今日亦在工間用飯。
大王可要……順道一觀?”
劉複聞言,眉梢微挑。
腦海中瞬間閃過關於劉備三兄弟的報告:張飛挨了典韋一記狠的,老實了不少;
關羽沉默搬磚,甚至“傳授”了那三個難兄難弟一些苦力技巧……
一絲難以言喻的、帶著點惡趣味的好奇心悄然升起。
“哦?囚徒飯食如何?”
劉複狀似隨意地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