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誅殺董承時,楊奉韓暹就通過細作得到消息。
他們立馬撒腿就跑,帶著部眾連夜踏上了逃亡之路。
趁著夜色,兩人率領著剛搜集的的數千兵馬,趁著呂布忙於肅清董承黨羽的間隙,悄然撤出了鄴城周邊的防區。
馬蹄裹著麻布,士兵銜枚疾走,連咳嗽都要死死捂住口鼻,生怕驚動了巡邏的並州鐵騎。
“韓將軍,往南走當真穩妥?”
楊奉勒住馬韁,低聲詢問身旁的韓暹。月光下,他臉上滿是疲憊與焦慮,戰袍上還沾著昨夜倉皇出逃時蹭到的泥土。
自董卓死後,他與韓暹一路護駕,本以為能得個輔政之功,卻不想先遭李傕郭汜追殺,後被呂布裹挾,如今更是成了亡命之徒。
韓暹緊了緊手中的長矛,眼中閃過一絲狠厲:
“往北是公孫瓚的地盤,那廝與呂布雖有嫌隙,卻最恨我等曾依附董卓;
往西去,李傕郭汜恨不得生啖我等血肉;
唯有南下,魏王劉複據青徐兗豫四州,勢力正盛,且與呂布不合,或許能容我等。”
他頓了頓,聲音壓得更低,
“何況聽聞魏王求賢若渴,咱們麾下雖無精兵,但好歹也曾統帥兵馬與李傕郭汜廝殺,未必不能謀個前程。”
話音剛落,身後傳來一陣輕微的騷動。
兩人心頭一緊,正要下令戒備,卻見一名身材魁梧的校尉快步追了上來,正是徐晃。
他甲胄上沾著露水,顯然是連夜追趕而來。
“公明?你怎麼來了?”楊奉又驚又喜。
徐晃是他麾下最得力的乾將,當年在白波軍時便屢立戰功,為人沉穩多謀,是塊難得的將才。
他本以為徐晃會留在魏郡另尋出路,畢竟跟著自己這敗軍之將,前途未卜。
徐晃停下腳步,對著楊奉深深一揖:
“將軍待我恩重如山,當年我老母病重,是將軍贈金送藥才保住性命。
如今將軍有難,徐晃豈能獨自苟活?”
他抬起頭,目光堅定,
“且聽聞魏王劉複雄才大略,遠勝呂布之流,我等前去投奔,未必不能成就一番事業。”
楊奉聞言,心中湧起一股暖流,伸手拍了拍徐晃的肩膀:
“好兄弟!有你這句話,縱使前路刀山火海,我楊奉也敢闖一闖!”
韓暹在一旁見狀,也暗自點頭,有徐晃這等忠義之士相隨,此行或許真能迎來轉機。
逃亡之路遠比想象中艱難。
他們避開大路走小徑,沿途村落早已因兵禍十室九空,想征集糧草都難如登天。
士兵們本就多是臨時招募的流民,此刻更是怨聲載道,不少人趁著夜色偷偷逃散。
等到進入兗州地界時,原本數千人的隊伍,隻剩下不到千人,衣衫襤褸,麵黃肌瘦,活像一群乞丐。
“馬上就到兗州東郡地界了,再往前便是魏王設立的巡檢站。”
韓暹指著前方隱約可見的城郭輪廓,眼中終於有了一絲光亮。
東郡是兗州北部重鎮,也是劉複勢力和冀州接壤的的前沿防線之一。
這裡的官署早已換上了魏王旗號,巡邏的士兵盔明甲亮,與他們這群殘兵形成了鮮明對比。
果然,沒過多久,一隊手持長矛、腰佩環首刀的魏軍士兵攔住了他們的去路。
為首的隊率目光銳利,掃過楊奉等人狼狽的模樣,厲聲喝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