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虎歎道:
“亂世之中,身不由己。
他的仇,魏王會替他報,但冀州的亂局,終究要由我們來平定。”
他看著曹昂,
“你做得很好,接下來,這些討逆盟的殘餘,就交給你整編,
願降者編入輔兵,不願降者,發放路費遣散。”
曹昂領命而去,潘虎則提筆給劉複寫奏報,詳細彙報常山的情況,並建議趁機出兵,收複冀州失地。
陳留王城,劉複收到潘虎的奏報,正與戲誌才、郭嘉等謀士商議。“
潘虎拿下常山,抓獲耿武、閔純,擒韓馥、袁紹,此功不小。”
劉複笑道,
“公孫瓚經此一敗,也算傷了點元氣,鄒丹退回巨鹿,正是我軍北上的好時機。”
戲誌才道:
“主公,常山乃冀州門戶,拿下此地,便可威懾全冀。
公孫瓚在巨鹿根基未穩,呂布困於魏郡,張燕龜縮趙國,正是各個擊破的良機。”
郭嘉補充道:
“可先命潘虎在常山屯田,穩定民心,再派張合率軍進駐,與潘虎形成犄角之勢。
同時聯絡冀州殘存的士族,許以好處,讓他們歸附,孤立公孫瓚。”
劉複點頭道:
“這樣也不錯,不過公孫瓚等人沒必要存在了,正好我魏地計劃已經完成。
收繳世家豪強土地引起的波瀾已徹底平息!
本來還要幾年時間,不然步子太大容易陷入當年光武帝度田的境地。
這還要多謝袁紹張燕公孫瓚啊!
如今已經到了一統幽冀的時候了。
傳命黃忠率部北上,攻破河間,命高覽率部進入渤海;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截斷公孫瓚北歸幽州的退路。
橫江將軍李勇準備這麼久,讓他帶趙風太史慈等將領把幽州南部與冀州接壤處涿郡等地奪下來。
典韋率軍配合曹操,壓製呂布,以防他突然發瘋率軍支援公孫瓚部。
命程昱從青州調運糧草,支援前線;
命玄耳閣加大對公孫瓚、呂布的情報搜集,伺機而動。”
旨意很快傳遍魏軍各部,張合率領的南部兵團迅速北上,他要與曹操合圍呂布。
青州的糧草通過各種渠道源源不斷地運往常山,城中的百姓漸漸安定下來,開始恢複生產。
公孫瓚知道青州糧食能運到常山後怒發衝冠,下令嚴查,但沒什麼卵用,這個時候,天下何人不通魏呢?
常山那些原本惶恐不安的冀州士族,見魏軍軍紀嚴明,秋毫無犯,又聽聞劉複善待守法百姓,紛紛派人前來歸附。
公孫瓚得知審榮戰死、討逆盟潰散的消息,非但沒有高興,反而更加焦躁。
加上常山落入劉複之手,如同在他背後插了一把尖刀,讓他坐立難安。
他想攻取常山,卻又怕呂布趁機偷襲,更怕袁紹的舊部趁機作亂,一時間陷入兩難之地。
畢竟在他看來呂布又貪又蠢……
魏郡的呂布得知劉複拿下常山,更是驚怒交加。
他沒想到劉複竟能在他眼皮底下奪取冀州重鎮,連忙加強魏郡的防禦,
同時派人聯絡張燕,試圖結成聯盟,共同對抗劉複。
趙國的張燕則采取觀望態度,他既不願得罪公孫瓚,
也不想與劉複為敵,隻想守住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坐看局勢變化。
三日後,潘虎親自主持儀式,討逆盟殘部“歸順”魏軍。
潘虎當眾將冀州討逆盟改編為“魏國義從營”,曹昂正式對外亮明身份——魏王帳下虎賁中郎將。
曹昂在給劉複的密報中,曹昂寫道:
“……審榮已死,討逆盟七成兵力儘入我手。
公孫瓚與嚴綱皆以為士族複仇乃自發之舉,未疑我王布局。……審榮……有書信同往……”
把審榮事件詳情一並報了上去。
喜歡穿越三國,我竊取宗室身份請大家收藏:()穿越三國,我竊取宗室身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