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公孫瓚被困河間、焦頭爛額之際,劉複已在對著幽州地圖進行謀劃。
當時短短時間,李勇三戰三捷,連克漁陽、廣陽、涿郡三郡,將幽州南部納入魏國版圖。
他在薊縣設立臨時帥府,一麵派人招撫流民、開倉放糧,一麵組織士兵修複城防、訓練水師,為後續北伐打下堅實基礎。
當詳細奏報傳到劉複處時時,劉複正與謀士們商議北伐計劃,見李勇奏報中詳述太史慈、周泰、蔣欽功績,當即提筆批複:
“周泰奮勇先登,身被七創不退,晉昭武都尉;蔣欽設伏斷糧,功不可沒,晉揚武都尉,各領本部兵馬!……”
太史慈等也各有封賞。
初平八年正月十五,河間城內喜氣未消,魏王臨時行宮的議事廳卻氣氛凝重。
劉複手持李勇的奏報,對帳下諸將道:
“李勇已在幽州南部徹底站穩腳跟,但右北平、遼西仍有公孫瓚殘部盤踞,烏桓、鮮卑窺伺邊境,若不趁勢收複全幽,必成北方大患!”
他展開巨大的幽州地圖,手指劃過右北平、遼西的位置,
“今日召集諸位,便是要定下北伐方略,務必一個月內收複幽州全境!”
帳內諸將精神一振,黃忠、文醜、潘虎、許褚、太史慈等將領目光灼灼地盯著地圖,等待劉複的部署。
劉複深吸一口氣,聲音沉穩有力:
“此戰兵分五路,水陸並進——”
“中路主力,由本王親自統領,黃忠為先鋒,許褚率親衛營護衛,自涿郡北上,直取右北平郡治土垠城,此為北伐核心,務必速戰速決!”
黃忠上前一步,抱拳領命:
“末將遵令!定不負主公所托!”
這位老將雖年近五旬,卻依舊精神矍鑠,手中的鳳嘴刀早已饑渴難耐。
“東路水軍,由李勇統帥,周泰、蔣欽為副將,沿濡水西進,配合中路主力夾擊右北平,切斷殘部入海逃路!”
帳下傳來信使帶來的李勇回令:
“末將已備妥戰船,隻待主公號令!”
“西路奇兵,文醜率八千輕騎出漁陽,襲擾遼西郡,牽製公孫瓚殘部,防止其回援右北平,待中路得手後,順勢收複遼西!”
文醜撫掌笑道:
“王上放心,末將的鐵騎定能攪得遼西天翻地覆!”
“後援保障,潘虎率兩萬步兵駐守薊縣,負責糧草轉運、維護糧道,同時防備後方異動,確保大軍無後顧之憂!”
潘虎躬身領命:“末將定護好糧道,讓前線將士無斷糧之憂!”
“側翼警戒,典韋率三千精銳騎兵巡視漁陽至右北平的邊境地帶,
嚴密監視烏桓、鮮卑動向,若有異動,立刻通報,絕不讓胡騎乾擾北伐大計!”
典韋甕聲甕氣地應道:
“王上放心,有俺在,胡虜敢來,定叫他們有來無回!”
劉複環視諸將,見人人精神飽滿、鬥誌昂揚,滿意地點頭:
“全軍正月底前在涿郡、薊縣集結完畢,二月初一正式進軍!
記住,我軍不僅要擊敗公孫殘部,更要嚴明軍紀、安撫百姓,讓幽州父老知道,魏軍是來安定地方的,不是來劫掠的!”
他頓了頓,加重語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