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將遵令!”
李勇、周泰、蔣欽、太史慈等齊聲領命,眼中燃起鬥誌。
三日後,遼西郡的臨渝港內,戰船雲集。
李勇登上旗艦“鎮海號”,望著整裝待發的水師將士,高聲下令:
“揚帆,東征樂浪!”
二月中旬的渤海東部,春風初起,海麵卻依舊波濤洶湧。
李勇率領的兩百艘戰船組成龐大的艦隊,在海浪中起伏前行,船頭上的“魏”字大旗在海風中獵獵作響。
周泰的“破風營”乘坐五十艘輕舟在前開路,探查暗礁與洋流;
蔣欽的“定波營”則殿後,防備可能出現的海盜或公孫度水師的襲擾。
“將軍,前方就是遼東半島南端,過了這片海域,就能看到樂浪的海岸線了。”
了望手在桅杆上高聲稟報。
李勇走到船頭,拿起劉複命工匠製作的簡易望遠鏡眺望,隻見遠處水天相接處,隱約可見一抹陸地的輪廓。
蔣欽走到李勇身邊,望著那片陌生的海岸線,略帶憂慮地說道:
“將軍,樂浪雖小,但朝鮮縣地勢險要,城防堅固。
公孫瓚的殘將韓忠能從公孫度手中奪取此地,必有幾分本事,若他據城死守,我軍跨海作戰,糧草補給困難,恐難速勝。”
李勇放下望遠鏡,胸有成竹地笑道:
“公奕放心,我早派人打探過。
樂浪自漢武帝設郡以來,漢民世代居住,雖遠離中原,但心向大漢。
公孫瓚殘部是外來強占,必然不得人心。
我們此次東征,打著‘恢複漢家故土’的旗號,又有幽州大捷的威勢,隻要曉以利害,未必需要強攻。”
他指著船艙內的綢緞、鹽鐵等東西,
“這些都是給樂浪漢民和土著部落交易的物資,比刀箭管用得多。”
艦隊繼續東行,駛入近海水域。
此處洋流複雜,暗礁密布,周泰的先鋒營發揮了關鍵作用,
他們派出小船反複探查,在險灘處設立浮標,引導主力艦隊安全通過。
行至中途,忽然有哨船來報:
“前方發現十餘艘戰船,懸掛‘公孫’旗號,正向我軍駛來!”
蔣欽頓時握緊腰間佩劍:
“將軍,此定是公孫度的水師!要不要迎戰?”
李勇卻擺擺手:
“先觀其動向,傳我命令,艦隊列防禦陣形,若對方不主動攻擊,我等也不必理會。”
片刻後,對方戰船漸漸靠近,為首的戰船懸掛著“遼”字大旗,顯然是公孫度的遼東水師。
但這支船隊兵力薄弱,遠遠看到魏軍龐大的艦隊,和小兔子看到大灰狼一樣,隻敢在遠處徘徊,並未上前挑釁。
李勇冷笑一聲:
“公孫度是想試探我軍虛實,傳令各船加速前進,不必理會他們。”
魏軍艦隊如同一道黑色的洪流,無視遼東水師的窺探,徑直駛向樂浪海岸。
遼東戰船不敢阻攔,隻能遠遠尾隨,看著魏軍艦隊在朝鮮縣外海拋錨停泊。
“將軍,樂浪太守派人乘小船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