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北門外,氣氛莊重而壓抑。
劉璋身著素服,未佩刀劍,雙手捧著益州牧印綬和戶籍田冊,低著頭,步履蹣跚地走出城門。
身後跟著他的一眾家眷,個個麵帶驚恐悲戚之色。
再後麵,是以張鬆、法正為首,表情各異的益州投降文武官員。
征南大都督張合與監軍曹操,身著戎裝,率精銳甲士,肅立於受降台前。
身後,黑壓壓的魏軍陣列肅穆無聲,唯有旌旗在風中獵獵作響,展現著征服者的威嚴。
劉璋走到台前,屈膝跪倒,將印綬冊籍高高捧起,聲音顫抖:
“罪臣劉璋,昏聵無能,不能守土安民,今願率益州文武,歸順大魏,伏惟魏王殿下天恩浩蕩……”
曹操上前一步,代表劉複接過印綬,朗聲道:
“劉季玉既知天命,獻土歸順,免去乾戈,此乃益州百姓之福。
魏王有令,必當保爾等性命無憂,勿需憂慮。”
儀式簡短而有力。
隨著魏軍的大旗緩緩升上成都城頭,標誌著曆時數月的益州之戰,以魏軍的全麵勝利告終。
儀式結束後,魏軍開始有序入城。
張合與曹操早已下達嚴令:
“入城將士,敢有擅取民家一物、欺淩百姓一人者,立斬不赦!驚擾淫辱婦女者,閹割!”
軍法官帶領執法隊四處巡邏,虎視眈眈。
因此,魏軍入城雖然軍容鼎盛,氣勢迫人,但紀律極其嚴明。
士兵們沿著主要街道行進,接管府庫、衙門、武庫、城門等要害部門,並無騷擾民間之事。
偶爾有零星試圖趁火打劫的地痞無賴或被勝利衝昏頭腦的魏兵,立刻被執法隊當場擒拿,血淋淋的人頭掛上街口,以儆效尤。
成都的百姓們膽戰心驚地透過門縫窗隙觀察,發現這支可怕的軍隊似乎並不像傳說中那樣燒殺搶掠,反而秩序井然,逐漸地,恐慌情緒開始平息。
玄音台的吏員立刻上街張貼安民告示,宣講魏國新政,承諾減賦稅、廢苛政,很快贏得了底層百姓的好感。
鎮守將軍府原劉璋府邸)內,張合、曹操開始處理善後。
首先是對“功臣”的封賞。張鬆、法正被第一時間召見。
曹操滿麵春風:
“子喬、孝直,深明大義,獻圖獻策,助我大軍定鼎益州,此乃不世之功!
本監軍已上表大王,為二位請功!”
張鬆、法正激動不已,連忙拜謝。
張合當場宣布:
“暫授張鬆為益州彆駕,法正為益州治中從事,協助處理州郡政務,待大王旨意到達,再行正式封賞!”
這二人一躍成為益州文官之首,當然是在魏國監管之下。
其餘主動投降或經勸降歸附的官員,也大多保留了原職或略有升遷,以穩定人心。
然而,對於少數在最後關頭仍試圖反抗或煽動混亂的死硬分子,清洗也毫不手軟。
幾名劉璋的親屬和頑固派官員被抄家下獄,其家產充公,用於賞軍和安撫地方。
如何處置被俘的忠臣,尤其是張任和黃權,成為了一個微妙的問題。
張任被押解上來,他傷勢未愈,卻依舊挺直脊梁,怒目而視,拒不跪拜。
曹操並不動怒,反而歎道:
“張將軍忠勇無雙,力抗天兵直至最後,真乃義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