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宓率先反應過來,再次躬身:
“謝魏王信任,宓定不負所托。”
大喬、小喬也連忙行禮:
“謝魏王。”
郭嘉在一旁笑道:
“主公此安排甚妙,既安置了三位姑娘,又能發揮她們的所長,還能避免後宮爭風吃醋之禍。”
劉複搖頭:
“朕隻是不想讓賢才埋沒,無論男女,隻要有能力,皆可為國效力……不過後宮這些女人要是無事可做,必然會整日想著勾心鬥角……”
接下來幾天劉複輪番在各個偏殿過夜。
,甄宓便前往東宮學堂。
學堂內,十幾名博士正圍著一堆算學典籍整理批注,見到甄宓到來,都露出驚訝之色。
學堂博士鄭玄上前道:
“甄姑娘,王上已吩咐過,讓我等協助你整理典籍。不知姑娘想從何處入手?”
甄宓道:
“我想先核對《新學算經》中的方程式解法,看看是否有疏漏之處。”
她取來典籍,坐在案前,逐頁翻閱。遇到有疑問的地方,便與鄭玄等人討論。
當看到一道“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法時,她指著其中一步道:
“此處‘消元法’的步驟,若能再詳細標注,學子們學習起來會更易懂。”
鄭玄點頭:
“姑娘所言極是,我等畢竟老朽了,竟未想到這一點。”
在甄宓的建議下,博士們對典籍的批注愈發完善。
大喬則在尚宮局忙碌。
尚宮局掌宮闈禮儀、妃嬪起居,事務繁雜。
大喬每日將各項事務記錄在冊,分類整理,字跡工整,條理清晰。
尚宮局令王氏對她讚不絕口:
“大喬姑娘不僅容貌出眾,做事還如此利落,真是難得。”
大喬笑道:
“能為尚宮局出一份力,是我的榮幸。”
小喬則被帶到玄耳閣。玄耳閣掌情報收集,閣內官吏正整理江東的情報。
小喬坐在一旁,將自己所知的江東風俗、士族關係一一告知官吏:
“江東士族以張氏、陸氏、顧氏、朱氏為首,周氏也頗有影響力。
而且周氏與孫家關係最為密切;
江東百姓多以漁耕為生,鄱陽湖周邊的漁民,對水師動向最為敏感。”
官吏們將這些信息記錄下來,補充到情報中,對江東的了解愈發全麵。
在劉複麾下眾人忙碌的時候。
襄陽的第一場雪來得猝不及防。
鉛灰色的雲層壓得很低,細碎的雪粒被北風卷著,打在州牧府的朱紅漆門上,簌簌作響。
府內正堂,劉表身著厚重的錦袍,卻仍覺得寒意從腳底往上竄——不是因為天氣,而是因為案上那份剛從北方傳來的密報。
密報上的字跡潦草卻刺眼:
“益州既定,劉璋及其部將張任、黃權已押送陳留,入天工營服勞役。
魏王劉複下旨,益州推行新學,設堰官修都江堰,鹽鐵專營儘歸官府。”
劉表捏著密報的手指微微發顫,指節泛白。
他今年已五十八歲,鬢角全白,近來更是常感胸悶氣短,此刻讀完密報,隻覺得胸口像被巨石壓住,連呼吸都變得艱難。
“主公,蔡將軍、蒯將軍他們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