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領曆陽,意味著魏軍在江南獲得了第一個堅實的立足點和前進基地!
意義非凡!
張合入城後,立刻出榜安民,嚴肅軍紀,同時將指揮部設於城內。
大批的糧草、軍械、後續部隊開始通過浮橋和船隻,源源不斷地從江北運抵曆陽。
這座小城瞬間變成了魏軍南征的大本營。
魏軍登陸並攻占曆陽的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迅速傳遍周邊地區。
反應各不相同。
對於江東政權而言,這不啻於晴天霹靂。
建業城內,人心惶惶,流言四起。
孫策暴怒不已,連連斬殺了幾名辦事不力的官員,卻無法改變現實。
他緊急從各地抽調兵馬,命令周瑜不惜一切代價也要堵住魏軍的突破口。
周瑜壓力巨大,他深知曆陽失守的嚴重性。
他親率主力水陸軍試圖反撲曆陽,但張合依托城池和堅固的灘頭陣地防守,魏軍援兵又源源不斷,
周瑜數次進攻都被擊退,傷亡不小,不得不暫時後撤,構築防線,試圖將魏軍限製在曆陽周邊區域。
而對於普通江東百姓來說,心情則極為複雜。
曆陽城及其周邊鄉村的百姓,最初是極度恐懼。
他們聽說過魏軍的“惡名”,擔心屠城和搶掠。
但當魏軍入城後,紀律嚴明,秋毫無犯,並張貼告示宣布減免賦稅、安定民生時,許多人的恐懼漸漸變成了觀望和好奇。
“好像……這些魏兵也沒那麼可怕?”
“聽說北邊來的魏王,治下百姓日子過得挺好?”
“當然不可怕!天下百姓活得最好的地方就在魏王治下!
原先不過是孫策周瑜這兩條老鼠為了保住自己權勢的汙蔑罷了!”
“唉,隻要不殺人放火,誰當皇帝不是當呢……”
一些飽受孫氏政權苛捐雜稅之苦的貧苦百姓,甚至隱隱生出一絲歡迎之意。
當然,也有深受孫氏恩惠或心懷故國的士人百姓,暗自垂淚,痛心疾首,甚至有人試圖組織抵抗,但很快就被魏軍或投降派鎮壓下去。
對這種已經被魏王占領,百姓馬上就要過上好日子了,它們跳出來搗亂的,沒有其他百姓傷亡便罷了,一旦出現百姓傷亡,波及到其他無關百姓,這些作亂的立馬會被集體閹割!
在更遠的地區,恐慌仍在蔓延。
有錢人家開始南逃,物價飛漲,社會秩序開始出現混亂。
魏軍的宣傳隊玄音台人員)緊隨軍隊之後,深入鄉村市鎮,廣泛宣傳魏王的“仁德”和“天命”,許諾減輕賦役,分發土地,極大地動搖了江東的統治根基。
周瑜畢竟是能後世留名的,哪怕被劉備團夥竊取大部分名聲依然留名後世的家夥,初期的挫敗後,他迅速調整策略。
認識到短期內無法將魏軍趕回江北,他轉而采取“堅壁清野,步步為營”的消耗戰術。
他命令部隊後撤至第二道防線,依托有利地形和預先構築的營壘進行防守。
同時,下令將曆陽周邊地區的百姓強製遷往後方,帶不走的糧食一律焚毀,水井投毒,房屋拆毀,試圖以此斷絕魏軍的就地補給,遲滯其推進速度。
“魏軍雖眾,然遠離後方,補給漫長。我江東乃本土作戰,熟悉地形。
與其硬拚,不如耗其銳氣,斷其糧道,待其師老兵疲,再尋機反擊!”
周瑜對眾將解釋道。
但他現在想象不到以後會受到什麼樣的懲罰!
他犯了魏王劉複的忌諱!
困獸猶鬥就罷了,這些劉複能體諒,但他千不該萬不該,不該去騷擾百姓!
本身劉複就對這些三國被人吹捧的所謂名人沒什麼好感!
除了公孫瓚等少數人之外,都特麼扛槍耗子罷了!
五胡亂華少不了它們一份功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