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業城內的硝煙雖散,但戰爭留下的創傷卻隨處可見。
斷壁殘垣,無人收殮的屍體,驚恐無助的百姓,以及那些藏匿起來、仍可能造成麻煩的潰兵和死硬分子,都亟待處理。
南征大都督張合深知,攻城掠地易,收服人心難。
他頒布了嚴厲的軍令:
“各軍嚴格約束部卒,劃分防區,日夜巡邏。
凡有趁亂劫掠民財、奸淫婦女、濫殺降卒及無辜百姓者,一經發現,無論官職高低,立斬不赦!各營主將連帶問責!”
同時,他下令:
“組織人手,清理街道,收殮雙方陣亡將士遺體,妥善掩埋,以防瘟疫。
征召城中醫者,設立粥棚,救治傷員,發放口糧,安定民心。”
這些措施迅速而有效。彪悍的魏軍士卒在嚴酷的軍法約束下,展現了良好的紀律,很快控製了城內的混亂局麵。
當百姓們發現這些“北地狼兵”並非傳聞中那般凶神惡煞,反而秋毫無犯,甚至幫助他們救治傷患、分發糧食時,心中的恐懼和敵意開始慢慢消融。
等到朱治、孫靜投降的消息傳來時,建業城百姓早已恢複了正常生活。
曹操則主要負責政治上的善後。
他入駐原本的吳侯府,將其改為臨時都督府,開始接見和處理投降的江東文武官員。
對於被俘或投降的將領,曹操給予了相當的禮遇。
“將軍忠勇可嘉,各為其主,並無過錯。
如今戰事已了,天下將定,正是英雄用武之時。
魏王求賢若渴,若將軍願棄暗投明,必得重用。”
徐盛等人見孫氏已亡,且魏軍勢大難敵,加之曹操親自勸降,態度誠懇,最終皆表示願意歸順。
曹操當即表奏徐盛等人為郎中將,暫留軍中效力。
對於張昭等文臣,曹操更是多次親自設宴安撫。
“子布先生等皆乃江東俊傑,熟知民情,通達政事。
如今江東新定,百廢待興,正需諸位大才輔佐,穩定地方,安撫黎庶。
魏王早有明言,凡願歸順之賢才,必量才錄用,絕不吝嗇官爵。”
張昭等人本就不是孫氏的絕對死忠,更多是服務於江東政權,如今見曹操以禮相待,且魏國一統大勢已定,也便順水推舟,表示願為新朝效力。
曹操讓他們暫時負責協助維持建業及周邊郡縣的行政運轉,效果顯著。
就在張合、曹操忙於穩定建業局勢時,來自後方大營的快馬帶來了魏王劉複的旨意。
旨意首先高度讚揚了南征將士的功勳,並對陣亡將士表示哀悼,要求厚加撫恤。
其次,對於江東之地的治理,劉複給出了明確指示:
一、原江東六郡吳、會稽、丹陽、豫章、廬陵、廬江)暫設江東行台,由張合暫領行台都督,總攬軍政,曹操參讚政務,以戰時體製迅速恢複秩序。
二、廢除孫策時期的一切苛捐雜稅,暫沿用漢製舊律,待朝廷新法頒布後一體施行。
迅速清丈土地,登記戶口,新製做準備。
三、原江東官吏,凡願歸順者,經考察後可留任原職或酌情商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