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三年,四月,幽州薊城。
這座古老的邊陲重鎮,從未像今日這般旌旗蔽日,甲士如雲。
來自中原的禁軍精銳、幽州本鎮的邊軍悍卒,以及從各地抽調而來的府兵,共計十餘萬大軍,已然在此彙聚。
營寨連綿數十裡,人喊馬嘶,兵戈之氣衝散了北地春末的最後一絲寒意。
城北郊外,臨時搭建起一座高大的點將台。
台高三丈,遍插龍旗,四周環列著精銳的羽林衛士,甲胄鮮明,刀槍如林,肅殺之氣令人屏息。
辰時,號炮三響,鼓樂大作。
皇帝劉複,身著金甲,外罩玄色龍紋戰袍,腰佩長劍,在張合、曹操、程昱、典韋、許諸等文武重臣的簇擁下,緩步登上點將台。
陽光照射在他金色的盔甲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宛如天神下凡。
“萬歲!萬歲!萬歲!”
台下十餘萬將士齊聲高呼,聲浪如同海嘯般層層疊疊,震得腳下的土地都在微微顫抖,遠處的燕山山脈似乎也傳來了回響。
劉複目光如炬,緩緩掃過台下無邊無際的軍陣。
他看到了一張張或年輕、或滄桑,卻同樣充滿鬥誌與信念的麵孔。
他深吸一口氣,上前一步,自有內侍官將擴音用的銅喇叭呈上。
他沒有立刻說話,而是沉默了片刻,讓那山呼海嘯般的萬歲聲漸漸平息。
整個曠野變得鴉雀無聲,唯有戰旗獵獵作響。
“大宋的將士們!”
劉複的話語通過銅喇叭放大,再經過千餘同樣拿著銅喇叭的壯士複述,清晰地傳遍全場,帶著金屬般的質感與不容置疑的威嚴。
“朕,站在這裡,站在薊城!
站在長城腳下!
我們的身後,是中原的萬裡沃野,是億兆的大宋子民!
是我們的父母妻兒,田園家舍!”
他手臂猛地一揮,指向北方那蒼茫的地平線:
“而我們的前方,是什麼?
是屢屢犯我疆土、殺我百姓、擄我同胞的鮮卑胡虜!
是時刻覬覦我中原富庶、視我等為羔羊的豺狼!”
他的聲音陡然拔高,充滿了憤怒與決絕:
“他們以為,靠著快馬彎刀,靠著來去如風,就能永遠欺淩我們?
他們以為,長城之外,便是法外之地,便可為所欲為?
他們錯了!”
“朕告訴你們!
也告訴所有膽敢窺伺大宋的蠻夷!
寇可往,我亦可往!
漢時衛霍能封狼居胥,今我大宋健兒,一樣能犁庭掃穴!”
“自今日起,朕與爾等一同出塞!
我們要用手中的刀劍告訴那些胡虜——”
劉複停頓了一下,運足中氣,聲音如同驚雷般炸響:
“犯我大宋者,雖遠必誅!”
“雖遠必誅!”
“雖遠必誅!”
“雖遠必誅!”
台下的將士們被這極具感染力和衝擊力的話語徹底點燃了!
積壓已久的國仇家恨、軍人榮譽感、以及對皇帝近乎狂熱的崇拜,化作了震天動地的怒吼!
每一個士兵都臉色漲紅,奮力揮動著手中的兵器,宣泄著胸中的戰意!
劉複接過內侍奉上的討胡檄文,當眾宣讀。
檄文曆數鮮卑罪狀,申明大宋出兵之正義,宣告此戰之目標乃在永絕邊患。
最後,他將檄文擲於台下,以示決心。
“擂鼓!出征!”
劉複拔出腰間長劍,直指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