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昱將民夫與士兵分為多個隊伍,分段施工。
先由勘探隊勘察路線,確定最佳方案;
然後由工兵隊清理路麵,平整土地;
最後由築路隊鋪設水泥。整個過程井然有序,效率極高。
然而,施工過程中還是遇到了不少困難。
在經過一處山地時,由於坡度較大,水泥鋪設極為困難。
民夫們不得不先將山體鑿平,再用石頭砌築台階,然後才能鋪設水泥。
程昱親自來到施工現場,與工匠們一起研究解決方案。
他們發明了一種特殊的模板,將水泥倒入模板中,待其凝固後再拆除,既保證了路麵的平整度,又提高了施工效率。
漠北的修路工程則更為艱難。
由於漠北多戈壁與沙漠,水源極為匱乏。
民夫們不得不從數十裡外的河流取水,再用牛車運到施工現場。
而且,漠北的晝夜溫差極大,白天烈日炎炎,晚上卻寒風刺骨,水泥的凝固受到了嚴重影響。
太史慈見狀,組織工匠們研究對策。
他們發現,在水泥中加入適量的草木灰,可以提高水泥的抗凍性。
於是,太史慈立刻下令在所有水泥中加入草木灰,解決了凝固問題。
除了自然環境的挑戰,修路工程還麵臨著來自鮮卑殘部的威脅。
軻比能的殘部雖然人數不多,但極為狡猾,時常在夜間偷襲修路隊伍,搶奪物資,殺害民夫。
程昱與太史慈不得不加強防備,在修路隊伍的周邊設立哨所,派士兵日夜巡邏。
同時,他們還聯合當地歸順的鮮卑部落,共同防範軻比能殘部的襲擊。
一次,軻比能的殘部率領數百騎兵偷襲漠南修路大營。
程昱早有防備,立刻下令士兵堅守陣地,同時派騎兵從側翼包抄。
經過一番激戰,宋軍大獲全勝,斬殺鮮卑騎兵數十人,俘虜數十人。
此次戰鬥的勝利,不僅打擊了軻比能殘部的囂張氣焰,也讓民夫們的士氣更加高漲。
在全體人員的共同努力下,兩條水泥大道的修建進度不斷加快。
大宋開運三年,秋,天高雲淡,正是收獲與凱旋的季節。
北伐大軍,在徹底平定漠南漠北、設立都護府、並完成初步的移民實邊和驛站道路的規劃後,終於迎來了班師回朝的時刻。
皇帝劉複將漠北後續事宜全權交由太史慈處置,漠南政務托付程昱,自己則親率中路主力及有功將士,踏上了南歸之路。
龍纛所指,南向中原。
消息早已傳遍帝國,自邊塞至開封,沿途數千裡,百姓翹首以盼。
這是一場空前的勝利,一場真正意義上“封狼居胥”、“勒石燕然”的壯舉,徹底解決了困擾中原王朝數百年的北方邊患。
大軍所過州郡,景象空前。
官道兩旁,自發聚集了無數百姓,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老人們顫巍巍地遞上煮熟的雞蛋和粟米餅,孩子們追逐著隊伍,用稚嫩的聲音高喊著“萬歲”,年輕的男女則用崇敬的目光注視著那些身經百戰、征塵未洗的將士。
“看!那就是陛下的龍旗!”
“聽說就是這支天兵,一直打到了北海貝加爾湖)!”
“那個騎紅馬的老將軍,是不是射雕手黃忠?”
“還有那位女將軍,真是了得!生擒了鮮卑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