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將遵命!”
張瀚沉聲領命,眼中充滿自信。
曹操又看向其他將領:
“其餘各部,加緊操練,多派斥候,嚴密監視叛軍主力動向。
一旦叛軍因後方遇襲而產生混亂,或內部發生變故,便是我軍雷霆出擊之時!”
他特彆強調:
“各部務必謹守營寨,不得輕易出戰。
尤其是馬超,勇則勇矣,然其急躁易怒,或會試圖挑釁,誘我出戰。
我等隻需穩坐釣魚台,待其自亂陣腳!”
“謹遵將軍號令!”眾將齊聲應諾。
龐德站在人群中,聽著曹操條理清晰的部署,心中暗歎:
曹將軍果然名不虛傳,知己知彼,穩紮穩打。
馬超雖勇,但論及謀略和掌控全局的能力,與曹將軍相差甚遠。
此戰結局,似乎已無懸念。
他唯一希望的,是馬超能識時務,早日投降,或許還能保住性命,雖然……按照陛下的意思,恐怕也難逃勞役之刑。
想到此處,又想起以前與馬騰交談時馬騰的感歎與自嘲,龐德心中也是一歎:
馬孟起果有搬磚之資!
張瀚的精銳騎兵,在一個月色朦朧的夜晚,悄然離開了大營,如同鬼魅般消失在西部連綿的山巒之中。
他們的行動極其隱秘,甚至連許多宋軍內部的士兵都不清楚這支隊伍的去向。
與此同時,曹操的攻心之計也在持續發酵。
那些被玄耳閣認為態度搖擺的小部落,陸續收到了宋軍使者“無意中”泄露的更加優厚的招撫條件。
一些關於馬超剛愎自用、欲吞並各部,以及徹裡吉隻顧自身利益、不管他人生死的流言,也開始在叛軍控製的區域悄悄傳播。
叛軍大營中,馬超與徹裡吉之間的氣氛愈發緊張。
馬超急於尋找宋軍主力決戰,一舉奠定勝局,從而確立自己的絕對權威。
而徹裡吉則更關心部落的安危和實際利益,對馬超的冒險戰略心存疑慮,尤其擔心後方空虛的問題。
這一日,又有斥候來報,發現小股宋軍騎兵在後方活動,襲擊了幾個巡邏隊。
徹裡吉聞訊,臉色陰沉,對馬超道:
“孟起,宋軍詭計多端,頻頻騷擾我後方,恐非吉兆。
是否派一支人馬回去加強防備?”
馬超不以為然,揮揮手道:
“大帥何必擔憂?
不過是曹操的疑兵之計,想逼我們分兵罷了!
隻要我等在此擊潰曹操主力,涼州唾手可得,些許騷擾,何足掛齒!”
徹裡吉強壓怒火:
“我部落子弟皆在前線,後方儘是老弱婦孺,若真有失……”
“大帥!”
馬超打斷他,語氣帶著不耐煩,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
當務之急是儘快與曹操決戰!
我已探明,曹操大軍駐紮冀縣,按兵不動,分明是怯戰!
我等當主動進逼,迫其出戰!”
兩人爭執不下,最終不歡而散。
馬超更是不滿,想他連自己親爹兄弟都拋棄在開封,他說什麼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