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綺玲抬手,止住了兩人的爭吵。
她的聲音清越,但卻似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
“夠了。”
她先看向胡商:
“你言貨物離手,概不負責。
然則,交易之前,是否明確告知對方馬匹中有病弱之駒?
若未告知,便是隱瞞實情,有違公平。”
胡商語塞,支吾著不敢回答。
呂綺玲又看向中原客商:
“你采購大宗牲口,交割之時,為何不仔細驗看?亦有疏忽之責。”
客商張了張嘴,也無法反駁。
“此事,道理在你。”
呂綺玲最終對中原客商裁定道,
“但你也確有疏忽。
著令此胡商退還兩匹劣馬相應錢款,並罰沒此次交易所得一成,充入都護府庫,以儆效尤。
你亦當吸取教訓,往後交易,須更加謹慎。”
這個判決,既維護了公平,也各打五十大板,強調了交易雙方的責任。
那中原客商雖然未能完全滿意,但也知道這是最公道的結果,躬身謝過。
那胡商雖被罰沒,但見都護並未偏袒中原,心下也是凜然,不敢再多言,乖乖認罰。
處理完這起糾紛,呂綺玲對堂下書記官和通譯吩咐道:
“將方才案例要點,連同本都護前幾日頒布的《西域商市條令》一並分多種文字抄錄,張貼於各主要市集、關隘。
重申三點:
一,交易須明碼標價,不得欺詐;
二,大宗貨物交割,須雙方驗明正身;
三,若有糾紛,可報都護府裁決,不得私下械鬥,違令者嚴懲不貸!”
“是!”書記官和通譯領命而去。
這番處置,乾淨利落,法度嚴謹,讓堂下一些前來辦事或觀望的本地部落頭人、過往商旅暗自點頭。
這位年輕的女都護,並非僅憑父輩威名的花瓶,而是真有手段,意在建立起一套長久、公平的秩序。
都護府旁側的演武場上,殺聲震天。
數百名精銳宋軍士卒,正在高順的指揮下進行操練。
這些士兵部分是來自中原的戍卒,部分則是在當地招募、經過嚴格篩選的胡胡人和中原遺民健兒。
這也感謝前漢打下的基礎,這些胡人是都是自小聽著父輩口口相傳的東方富裕國度的故事長大的,自小就對東方充滿了向往。
如今雖然東方的統治者已經更換,但對這些普通胡人來說,沒有絲毫影響。
而那些中原遺民健兒,很多是以前漢朝西域都護府兵將官員遺留下來的子孫,還有一些中原商人遺留下來的子嗣,發配到此的罪犯的子孫……
這些人對中原王朝天然親近,高順的募兵令一發出,立馬蜂擁而來。
如今他們穿著統一的宋軍製式皮甲,手持長矛,隨著高順冰冷而短促的口令,做出整齊劃一的刺殺、格擋動作。
“刺!”
“收!”
“列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