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紙改編顏良經曆的消息,如同在燃燒的烈火上又澆了一瓢熱油,讓顏良的名聲達到了新的高度。
人們茶餘飯後都在談論顏良和《絲路傳說》,無數懷揣發財夢的年輕人,甚至破落戶將顏良視為偶像,將西域視為實現夢想的樂園。
宴席上的喧囂漸漸散去,劉備等人回到貨棧。
張飛吃飽喝足,悶頭睡去。
劉備卻毫無睡意,他站在窗前,望著於闐的夜空。
《絲路傳說》他也看過不少章節,甚至為此專門訂了一份報紙。
如今遠在西域,他也經常想辦法搞到舊報紙去讀。
關於改編顏良經曆的事情,報紙已經報道過幾次,現在隻等絲路傳說第一部連載完結……
顏良的風光、宴席上的奉承、關於《絲路傳說》第二部改編顏良故事的傳聞……
這一切都清晰地告訴他,西域的舞台遠比想象中廣闊,競爭也遠比想象中激烈。
然而,劉備的心中並未氣餒,反而燃起了一股更加強烈的鬥誌。
顏良的成功路徑難以複製,但他劉備,有自己的路要走。
於闐的玉石,他一定要分一杯羹,但不是現在。
他需要等待,需要更多的積累,需要一個屬於“桃園義舍”和劉玄德的機會。
而另一邊,在於闐碰壁數次後,袁紹內心的焦灼與不甘日益熾盛。
他看著顏良風光無限,自己卻步履維艱,昔日主公的顏麵幾乎蕩然無存。
然而,多年宦海沉浮練就的城府,讓他並未完全失去方寸。
畢竟當年也是能在董卓獨霸京城,意圖廢帝的時候,劍指董卓,高呼“我劍也未嘗不利”的人物。
他意識到,單憑“汝南袁氏”的空名已難以打開局麵,必須借助實實在在的力量。
而眼下於闐,乃至整個西域,最具實力的中原商人,無疑就是顏良。
幾經思量,袁紹終於放下身段,備上厚禮,親自前往顏良下榻的奢華府邸求見。
起初,顏良的門人見是袁紹,雖不敢怠慢,但也並未立刻通傳。
直到袁紹遞上拜帖,並強調“故人袁本初求見”,等了約莫半個時辰,才被引入花廳。
顏良端坐主位,並未起身相迎,隻是抬手示意袁紹就坐。
他如今的氣度與當年在袁紹麾下時已判若兩人,沉穩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勢。
“本初公,彆來無恙。不知今日前來,所為何事?”
顏良的語氣平淡,聽不出喜怒,刻意保持著距離。
袁紹心中雖慍怒,但麵上依舊維持著風度,拱手道:
“顏東家,如今已是西域商界翹楚,令人欽佩。
紹今日此來,是有一樁關乎我等中原商人在西域長遠利益的要事相商。”
“哦?願聞其詳。”
顏良不動聲色。
袁紹整理了一下思緒,將自己的計劃和盤托出:
“於闐美玉,利冠西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