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寒風刺骨。
人們擠在一起取暖。
清虛子盤膝而坐,輕聲吟誦著《道德經》: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夫唯不爭,故無尤……”
那玄妙的經文在此刻,不再空洞,反而有了一種安撫人心的力量,讓人反思欲望,珍惜生機。
公孫瓚的隊伍一次次無功而返,帶回來的隻有更深的疲憊和失望。
飲水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減少,絕望再次悄然蔓延。
但這一次,隊伍沒有崩潰。
劉備的堅韌、關羽的威嚴、張飛的勇力、清虛子的智慧、劉璋的仁心、公孫瓚的擔當……
這些力量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種奇特的凝聚力。
在第五天,飲水幾乎耗儘,大部分人嘴唇乾裂出血,部分人甚至意識都開始模糊的時候,前方終於傳來了激動的呼喊!
“水!找到水了!是一片小綠洲!”
是公孫瓚派回的斥候!
他們憑借清虛子對植物和地形的判斷,終於在西北方向找到了一處小小的、地圖上未曾標注的綠洲!
雖然水窪不大,但足以救命!
消息傳來,殘存的隊伍爆發出劫後餘生的哭喊和歡呼。
人們相互攙扶著,用儘最後力氣,向著希望的方向挪動。
當那抹珍貴的綠色和波光映入眼簾時,許多人癱倒在地,喜極而泣。
張飛衝到水邊,先是狠狠灌了幾大口,然後直接將頭埋了進去,良久才抬起,甩著水珠,暢快地大吼了一聲。
劉備扶著幾乎虛脫的劉璋,看著眼前這片救命的綠洲,又回頭望了望那死寂的沙海,心中百感交集。
這一次,他們失去了一些夥伴和大部分的貨物,財富夢碎。
但他們活了下來。
那一片小小的綠洲,如同天神沐浴後遺落在黃沙中的洗澡水,成為了這支瀕臨崩潰的商隊唯一的希望。
當幸存的人們連滾帶爬地撲到那渾濁卻無比珍貴的水窪邊時,沒有人顧得上禮儀和形象,全都貪婪地俯下身,
用手掬,用皮囊灌,甚至直接將臉埋入水中,感受那生命之源浸潤乾裂喉嚨的極致快意。
公孫瓚帶著他那些同樣疲憊不堪但眼神銳利的騎士,迅速控製了水窪周圍,厲聲喝道:
“慢點喝!
不想脹死就都給我慢點!
排隊取水!”
經曆過嚴格軍旅生涯的他深知,久渴之後暴飲的危險性。
在他的強力約束下,混亂的場麵很快變得有序起來,人們排著隊,由公孫續帶人定量分配著初步澄清的飲水。
甘霖入喉,仿佛枯萎的草木重新獲得了生機。
癱軟在地的人們漸漸恢複了力氣,眼中重新有了光彩。
綠洲雖小,但除了這處救命的水源,還有幾叢頑強的檉柳和沙棗樹,以及一小片耐鹽堿的草地,足以讓幸存的駝馬啃食休憩。
接下來的兩天,隊伍在這片小小的綠洲進行了寶貴的休整。
損失被詳細清點:
人員折損近五分之一,大多是風暴中失散或後續饑渴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