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如此,其它小報也不甘落後
《少年劉備:涿郡街頭有名的“浪蕩子”?》——
極力渲染劉備“不甚樂讀書,喜狗馬、音樂、美衣服”的記載,
將其誇張成一個終日架鷹鬥犬、流連歌舞坊、隻知道向叔父劉元起索要錢財的紈絝子弟。
甚至編造出“為奪一良駒,與鄉中惡少鬥毆致人傷殘”、“盧植門下求學時,拉幫結派,騷擾鄰舍”等莫須有的情節。
《從紈絝到織席販履:家業敗儘後的無奈掙紮》——
將劉備那段落魄經曆描繪得極其不堪,稱其將家中最後田產變賣揮霍一空後,
才不得不靠母親織席、自己販履為生,期間還可能有過“強買強賣”、“欺行霸市”的行徑。
這些報道真真假假,混雜在一起,通過大量印刷和低廉的售價甚至免費派送),
迅速覆蓋了開封的大街小巷。
劉備“仁德君子”的形象受到了很大影響。
不過這隻是開始,這些小報雖然這段時間在各種手段的操作下,銷量白送)很大,但對百姓的影響還是有限。
真正影響大的還在後邊。
十餘天後,一篇標題聳人聽聞的文章出現在《青州日報》頭版:
《漢室宗親?劉備祖上劣跡斑斑!》。
文章裡,劉備的祖父劉雄被描述成“靠著賄賂州郡官員,才得以舉孝廉”的貪官,
還編造出“劉雄在任期間,搜刮民脂民膏,百姓怨聲載道”的細節;
劉備的父親劉弘,則被說成是“行為不端,沉迷賭博,把家裡的財產都輸光了,最後鬱鬱而終”;
而劉備年輕時,更是被寫成“遊手好閒,不愛讀書,整天和一群狐朋狗友架鷹鬥犬,甚至還偷過鄰居家的雞”。
文章旁配了一幅木刻版畫——劉備穿著破爛的衣服,手裡拿著一隻偷來的雞,身後是憤怒的鄰居,畫麵滑稽又諷刺。
同一時間,徐州日報也刊登了一篇名為《從織席販履到西域巨賈:劉備的發家史,滿是不堪!》的文章。
文章裡,劉備“織席販履”的經曆同樣被說成是“揮霍完家業後,走投無路才不得不做的營生”,同樣暗示了他“在集市上強買強賣,欺負老實人”;
甚至連劉備當年在公孫瓚麾下做事,也被說成是“靠著溜須拍馬,才得到公孫瓚的信任”,
後來偷襲河間郡失敗,之後在冀州一敗再敗,直到被皇帝劉複的手下抓去工地勞改,更是被反複提及,用來證明劉備“無能”、“隻會耍小聰明”。
這些文章一經發表,立刻引發了更大的轟動。
開封城和附近幾州的很多百姓們,第一次知道,原來劉備曾經的“漢室宗親”身份,背後還有這麼多不堪的往事。
“我的天!劉備的祖父竟然是個貪官?這也太打臉了吧!”
一個年輕人拿著報紙,驚訝地說道。
“我就說嘛,劉備怎麼可能是個好人!你看他年輕時,還偷雞摸狗,這種人,能有什麼好德行?”
另一個人附和道。
“以前還覺得劉備挺厲害的,沒想到也是個靠鑽營發家的小人!”
……
茶館裡,說書先生們也紛紛改說《劉備早年糗事錄》。
周栓拿著醒木,一拍桌子,大聲道:
“各位看官,你們知道劉備年輕時有多荒唐嗎?他整天不讀書,就知道和一群狐朋狗友鬼混。
有一次,他偷了鄰居家的雞,被鄰居抓住了,他還狡辯說‘這雞是自己跑到我手裡的’,你們說可笑不可笑?”
台下的觀眾哄堂大笑,紛紛議論道:
“哈哈,沒想到劉備還有這麼一段糗事!”
“真是知人知麵不知心啊!”
而在劉備的府邸裡,氣氛卻格外凝重。
劉備看著劉璋和張朱反擊的報紙,臉色鐵青,猛地將報紙摔在地上:
“劉璋!張朱!你們這兩個廢物,竟敢這麼汙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