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西域都護府暗中布局,劉備雄心勃勃西望之際,
一場前所未有的“西行熱”,正以燎原之勢,席卷整個大宋中原地區。
開封的報紙,早已將劉備如何在貴霜協助波調奪位、關張如何立下赫赫戰功、最終獲得無上權柄和財富的故事,渲染得淋漓儘致,
雖然夾雜著之前的負麵爆料,
但在這等“成功學”的刺激下,那些道德瑕疵在許多人眼中反而成了“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的佐證。
同時,趙雲“白袍神將”單騎破敵、揚威安息的事跡,也通過官方邸報和民間口耳相傳,
塑造成了大宋武勇的象征,極大地激發了民眾的民族自豪感與冒險精神。
再加上西域徹底歸治、商路安全暢通的利好消息不斷傳來,多重因素疊加,形成了一股強大的推力。
大宋十五年冬,一場前所未有的“西行熱”席卷了中原大地。
開封、洛陽、長安等繁華都市的街頭巷尾,人們談論的皆是西行的奇遇與機遇,茶館酒肆裡,
說書先生唾沫橫飛地講述著劉備在貴霜的傳奇經曆、趙雲在安息的英勇戰績,
台下聽眾聽得熱血沸騰,掌聲雷動。
“聽說了嗎?城南的王大戶,變賣了十座田莊,
組建了一支百人的商隊,帶著滿車的絲綢、瓷器西行了!”
“這算什麼!我表哥寒窗苦讀十年,如今也放棄了學業,
跟著商隊去西域當文書了,說要‘讀萬卷書,行萬裡路’!”
“西市的‘西域商行’都快被擠爆了!
駱駝、皮囊、胡餅、防沙鏡,還有能射穿鐵甲的勁弩,全都被搶購一空!”
“城西的張員外,也變賣了家產,帶著全家和夥計,組了支商隊西行了!”
“這算什麼?我隔壁苦讀多年的兄弟倆,同樣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把書一扔,跟著商隊闖蕩去了!”
“快去西市看看!
新開的‘西行貨棧’,專門售賣駱駝、皮囊、胡餅,還有據說能防沙匪的勁弩!
生意火爆極了!”
“我家那小子,也吵著要去西域投軍,說哪怕當個小卒,也能見見世麵,說不定還能像趙將軍那樣立功異域!”
……
茶館酒肆裡,人們談論的不再是劉備等人的八卦,
而是具體的路線、該帶什麼貨物、西域和貴霜哪裡有機會、如何規避風險。
各種粗糙或精細的西域、貴霜地圖被搶購一空。
甚至出現了專門教授簡單粟特語、安息語、貴霜語的短期學堂。
從開封到敦煌的官道上,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盛況。
大大小小的商隊絡繹不絕,駝鈴叮當,馬蹄聲碎,綿延數十裡不絕。
除了傳統的商人,隊伍中還夾雜著懷揣夢想的工匠希望能將中原技藝帶到西方或學會西方技藝)、尋求真理的僧侶希望前往天竺或更西之地求取真經)、好奇的學子、渴望新生活的移民……
這是一股由財富、名譽、好奇心、冒險精神共同驅動的人潮。
東西方的交流,在這股空前密集的人流物流中,進入了新的階段。
中原的絲綢、瓷器、茶葉、紙張如同潮水般西去,
而西域的玉石、駿馬、貴霜的青金石、佛像、安息的香料、玻璃器、羊毛毯,乃至更西方的奇珍異寶,
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數量湧入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