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者握著劉璋的手,感慨道,
“想當年,你們在開封也是有頭有臉的人物,沒想到出去闖蕩一番,竟然落得如此下場!”
“是啊,那些貴霜人太過分了!”
另一位中年商人說道,
“我們做買賣的,講究的就是誠信二字,可他們竟然如此背信棄義,
利用你們之後還要殺人滅口,真是天理難容!”
前來探望的人絡繹不絕,大家紛紛帶來了食物、衣物和錢財,安慰著劉璋和張朱。
“還有生意上的事,”
一位做藥材生意的老板說道,
“季玉,你當年在蜀中可是有名的藥材商,我這裡還有一些渠道,你要是想重操舊業,我一定幫你!”
劉璋和張朱看著眼前這些熱情的街坊鄰居,心中充滿了感激。
在貴霜遭受了那麼多背叛和傷害,回到家鄉,卻感受到了如此濃厚的溫暖,這讓他們深受感動。
“多謝各位鄉親,多謝各位朋友!”
劉璋熱淚盈眶,對著眾人深深一揖,
“我們兄弟二人落難歸來,多虧了大家的幫助。這份恩情,我們沒齒難忘!”
“季玉,你這話說得就見外了!”
王嬸說道,
“大家都是街坊鄰居,互相幫助是應該的。
你們現在最重要的就是好好休養身體,其他的事情以後再說。”
劉璋張朱二人的遭遇當天就成了開封城的焦點。
《開封晚報》的增刊在當天傍晚就緊急上市,頭版用觸目驚心的大字標題寫著:
《驚爆!昔日商賈巨子劉璋張朱泣血歸國,控訴貴霜暴君波調背信棄義,奪產害命!》
副標題是:
《詳述西域商路險惡,劉備亦遭追殺,生死不明!》
《商報》緊隨其後,標題更加直指核心:
《貴霜波調政權信用崩塌,大宋商人血本無歸!》
內容著重分析了此事對絲綢之路貿易安全的潛在巨大威脅。
《士林雜談》則從道德角度切入:
《義利之辨再審視:從劉璋張朱遭遇看海外行商之道》。
茶樓酒肆、勾欄瓦舍,幾乎所有人都在談論這件事。
茶樓酒肆、勾欄瓦舍,幾乎所有人都在談論這件事。
“聽說了嗎?劉璋和張朱回來了,差點死在貴霜!”
“真是想不到啊,那貴霜國王看起來在國書上寫得挺客氣,背地裡竟然如此狠毒!”
“哼,蠻夷之輩,畏威而不懷德!我看朝廷這次不能輕易罷休!”
“說起來,那劉備也不是什麼好東西!
若不是他排擠同伴,獨攬大權,與波調過於親密,豈會引來如此大禍?
劉璋張朱也不至於被牽連!”
“話不能這麼說,一碼歸一碼。
劉備行事或有不當,但那波調掠奪我大宋商人財產,囚禁迫害,這是打我大宋的臉麵!”
“可不是嘛!
今天能搶劉璋張朱,明天就能搶顏良,搶公孫瓚!
這絲路還怎麼走?”
喜歡穿越三國,我竊取宗室身份請大家收藏:()穿越三國,我竊取宗室身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