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璋、張朱歸鄉泣血控訴的消息,如同一顆火星投入滾油,瞬間點燃了開封的報業市場。
各大報社的編輯部燈火通明,編輯、記者們連夜奮戰,爭搶這樁足以轟動全城的大新聞。
除了當晚發出的《開封晚報》等報紙,
《兗州日報》的主編王硯親自坐鎮,將頭版整版版麵都留給了此事。
“標題要醒目!”
王硯拍著桌子,對編輯說道,
“就用‘貴霜劫!宋商泣血歸鄉,曝暴君權臣雙重陰謀’!”
他指著手下記者帶回的采訪手稿,
“把劉璋、張朱被利用、下獄、逃亡的細節寫透,再附上他們身上傷痕的插圖,務必讓讀者感同身受!”
記者們被委以重任,除了整理白天的采訪內容,還被派去挖掘幾年前劉備與劉璋、張朱分家的舊聞。
他們走訪了當年知情的商戶,找到了幾份前年的報紙存檔,將“桃園義舍”和劉璋張朱聯合商隊分裂的來龍去脈梳理得一清二楚。
次日清晨,《兗州日報》新鮮出爐,頭版的大幅標題格外醒目,詳細的文字報道配上觸目驚心的傷痕插圖,
一經發售便被一搶而空。報童們穿梭在街頭巷尾,高聲叫賣:
“賣報!賣報!貴霜暴行曝光!宋商死裡逃生!”
與此同時,其他報社也不甘示弱。
《中原日報》以“絲路驚魂:從合夥人到階下囚,劉璋張朱的生死劫”為題,深入分析了事件的前因後果;
《青州日報》則聚焦劉備,刊登了《梟雄浮沉:劉備貴霜發跡與逃亡之謎》,
將劉備從排擠合夥人到依附波調,再到被追殺西逃的經曆串聯起來;
甚至連一向主打風月軼事的《東京趣聞》,也推出了“貴霜秘辛:貴族如何利用宋人鏟除異己”的專題報道。
各大報社紛紛派出記者,或深入采訪劉璋、張朱,挖掘更多逃亡細節;
或走訪當年與劉備、劉璋有過交集的商人,搜集更多舊聞;
或邀請學者、曾經的士大夫撰寫評論文章,解讀事件背後的深層意義。
一時間,開封城的報紙版麵被“貴霜事件”全麵占據,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報道熱潮。
《徐州日報》的記者再扒當年劉備掠奪聯合商隊資源事件,他們找到了當年劉備、劉璋、張朱聯合商隊的一名舊夥計,對方透露:
“當年劉老板劉備)野心就很大,一心想搶奪西域貿易渠道。
張老板張朱)和劉老板劉璋)隻想安穩賺錢,幾人意見不合,矛盾越來越深。
後來劉老板暗中拉攏了不少核心夥計,以及掌握進貨渠道和銷售渠道的管事……張老板和劉老板傻裡傻氣,根子都被人偷挖了都不知道……
以至於最後勢單力薄,還被搶奪了各種渠道,隻能被踢出去了……。
當時那種情況,就算二人不被踢出去,劉備隻要帶著錢財人手重新開一家商行照樣撇開他們!”
這番話被《徐州日報》全文刊登,進一步豐富了事件的背景,
也讓讀者對當年的分家事件有了更全麵的認識。
開封城的茶館酒肆,曆來是市井輿論的聚集地。
連日來,“貴霜事件”成為了茶館裡最熱門的話題,茶客們三五成群,各抒己見,爭論得麵紅耳赤。
城西的“清風茶館”裡,座無虛席。
說書先生剛一登台,便被茶客們打斷:
“先生彆講舊段子了,給我們說說劉璋和張朱的事!”
說書先生哈哈一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