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淩峰研活字,信息傳捷報_水滸:爆殺宋江,再造梁山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水滸:爆殺宋江,再造梁山 > 第166章 淩峰研活字,信息傳捷報

第166章 淩峰研活字,信息傳捷報(1 / 1)

吳用策反蔣敬栽了個徹底,梁山泊的權力格局,這下算真定了局。宋江那一夥人,跟風中殘燭似的,就剩最後一點火苗子晃悠,等著滅呢。王淩峰攥著全局,芒碭山那邊趕造火器,水軍練著火攻,都在緊鑼密鼓地忙活,為早晚要到的攤牌,攢著能劈山裂石的力氣。

可攤子越鋪越大,尤其是買賣做遍南北、兵營規矩越來越細、探子們查的事也越來越深,一個看著不起眼、實則越來越紮眼的麻煩,擺到了王淩峰和他核心弟兄們跟前——傳消息、理文書太慢了,成了卡脖子的事兒。

獨龍崗的賬房裡,蔣敬天天對著比人還高的賬冊、貨單、報表,就算有新的記賬法子和改良算盤幫忙,抄錄、彙總、核對這些活還是能累死人,又費時間又容易出錯。芒碭山工坊跟王淩峰遞的技術圖紙、造東西的步驟、要的物料清單,得靠人一筆筆抄,不僅慢,還總寫錯。朱武管的“夜梟”探子網,每天收上來的消息碎得跟芝麻似的,要整理成冊,得靠一堆人熬夜抄,耗力得很。就連傳軍令、說規矩,也主要靠手抄,慢得讓人著急。

這天,王淩峰在書房聽蔣敬報海上貿易的賬,聽了半天還沒個頭。眼瞅著蔣敬手下的文書們埋著頭猛寫,汗珠子順著下巴滴在紙上,抄得手都抖了,他眉頭慢慢擰了起來。效率這東西,已經成了綁住手腳的繩子,再不想辦法,就沒法往更大的地方闖了。

“得改改這法子。”王淩峰手指輕敲著桌麵,對朱武和蔣敬說,“這麼抄來抄去,又慢又容易錯。咱們的事越做越多,消息來往跟走流水似的,得有個更快、更準、能一次印好多文書的法子。”

朱武搖著扇子琢磨:“頭領說得在理。自打有文書起,不是靠手抄,就是用雕版印。可雕版太費功夫也費材料,一個字刻錯了,整塊板就廢了,也就印印佛經、書本這種不變的東西還行。咱們的賬目、情報、軍令天天變,雕版根本用不上。”

蔣敬也歎氣道:“要是有法子能把字隨便拚、快著印出來,那可就太好了!可這怕不是做夢吧?”

王淩峰一聽,眼裡亮了亮,嘴角勾出點笑:“不是做夢。這法子,早有前人想過,還做出來了,叫‘活字印刷術’!”

“活字印刷?”朱武和蔣敬都愣了——這詞聽都沒聽過,新鮮得很。

“對!”王淩峰站起來,拿過紙和筆,幾筆就畫了個大概,“道理其實簡單:先刻出一個個反著的字塊,字得是凸出來的,用膠泥、木頭或者金屬做都行,一個字一個模子。要印東西的時候,照著文稿把要用的字模挑出來,排進固定的框裡,塗上墨、鋪上紙,一刷就行。印完了,字模能拆下來,下次還能用。這麼一來,一套字模能印任何東西,靈活得很,比雕版快百倍!”

他又簡單說了說挑字、排版、固定、印刷、拆模還字的步驟。

朱武和蔣敬都是機靈人,琢磨了沒一會兒,就明白這裡麵的門道,也算出這法子的好處有多大!

“妙!太妙了!”朱武拍著巴掌叫好,眼睛裡都冒光,“定好字模,排版能活著用!又省時間又省力氣,錯了還能改,想加想減都方便!要是有了這法子,軍情、賬目、報表,就連頭領寫的《操典》《工藝手冊》,都能快著印一堆,發給各營!這速度,哪止快十倍啊!”

蔣敬更激動,聲音都發顫:“頭領真是有大本事!竟知道這種奇招!要是有了這東西,我處理賬目、做報表、抄契約,速度起碼快好幾倍!而且字都一樣,想改都難,查起來、存起來也方便!整理情報更是如虎添翼!”

王淩峰笑了:“這法子是好,可真想用起來,還得解決些細節:字模得耐磨、不變形;排版得有規矩,挑字才快;固定得結實,印的時候才不晃;墨得塗勻。咱們先試著做,慢慢來。”

說乾就乾,王淩峰沒好高騖遠,先從簡單的膠泥活字和木活字下手。他親自畫了標準字格,定了常用字的大小和高度。

第一步就是做字模。王淩峰從山寨工匠裡挑了幾個刻碑刻得好、木雕手藝精的師傅,跟他們把活字的道理和要求講得明明白白。工匠們剛聽說這法子時,都驚得直咋舌,接著就興奮起來,覺得這是件大新鮮事。

可做起來沒那麼順。膠泥活字得選細黏土,反複捶打淘洗,做成坯子,刻上字再進窯燒——火候太關鍵了,燒輕了容易裂,燒重了又變形。木活字得用黃楊木、棗木這種木紋細、不吸水的木頭,刻字的時候要求更嚴,每個字模的高度都得一模一樣,差一點都不行。

王淩峰跟著一起琢磨,錯了就總結經驗,改改工藝。工匠們也卯著勁,白天黑夜地乾。

過了幾天,第一批三千多個常用膠泥活字、一千多個木活字總算燒好、刻好了!雖說看著還有點粗糙,可總算像那麼回事了。

接下來做排版的家夥事。王淩峰設計了帶卡槽的鐵板當版盤,還配了鐵框。排版的時候,先把鐵框放鐵板上,照著文稿從字盤按韻腳或偏旁分好的字櫃)裡挑字模,放進鐵框裡,排滿一版就用楔子塞緊,讓字模穩穩當當的,不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到了印刷環節,選了上好的鬆煙墨,調了好幾回才把濃度弄對。鋪紙、刷印,力氣得勻,重了輕了都不行。

第一次試印,選的是王淩峰寫的《山寨後勤管理條例》,不長,先試試水。

工匠們捏著把汗,給排好的版上了墨,鋪好宣紙,用棕刷輕輕掃過去,再慢慢把紙揭起來——屋裡所有人都把氣憋住了,連針掉地上都能聽見。

就見紙上整整齊齊印著一排排字,墨色也勻,雖說個彆字有點模糊,排版也稍歪了點,可比手抄強太多了!速度更是快得沒邊!

“成了!真成了!”蔣敬一把抓過那張還帶著墨香的紙,手激動得直哆嗦,眼睛亮得嚇人,嘴裡不停念叨。

朱武也拿起一張,翻來覆去地看,摸著胡子讚歎:“字又工整,速度又快!這法子一推廣,不管是教弟兄們認字,還是辦山寨的事,都方便多了!”

王淩峰也點點頭,挺滿意:“第一次能這樣就不錯了,往後還得改改字模的工藝,把排版速度和精度提上去。先小範圍用起來試試。”

他當即下令,成立“文印坊”,挑了些人專門學活字印刷,讓那幾個核心工匠負責教、負責管。頭一批活,就是印新的《賬目報表格式》《軍功記錄簿》《物資調撥單》這些常用文書,還有朱武要用的《情報摘要格式》,以及王淩峰寫的一些技術要點。

活字印刷的本事,沒幾天就顯出來了。

蔣敬的賬房最先得好處。以前要十個文書抄一天的月度彙總報表,現在文印坊半天就能印幾十份,字都一樣清楚,分給各營核對,快多了。各種票據、合同也能快著印,文書們總算不用天天熬夜抄了。

朱武的情報網更是沾了大光。各地探子傳回來的零碎消息,彙總整理好後,能快著排好版印成簡報,給王淩峰和核心頭領看,傳消息、做決定都比以前快多了。

就連各營的訓練規矩、火器使用的安全說明,還有王淩峰寫的簡易識字課本,也開始用活字印,弟兄們學東西、記規矩都方便了不少。

王淩峰還特意跟蔣敬說,讓他用這法子,把宋江私藏軍械、勾結高俅的證據好好整理歸檔。所有調查記錄、票據副本、證人證詞,都印得清清楚楚,裝訂成冊——鐵證如山,比手抄的亂本子強多了,也不容易出錯。

聚義廳那邊,宋江、吳用他們也隱約聽說獨龍崗弄出了“能快著印書的法子”,雖覺得新鮮,可早就沒力氣、也沒心思去打聽了。他們就跟蹲在井裡的蛤蟆似的,哪能想到這法子藏著多大的能耐,往後能鬨出多大的動靜。

獨龍崗的文印坊,晚上總亮著燈,棕刷掃過紙的沙沙聲,混著遠處芒碭山的打鐵聲、水泊上的操練號子,湊成了一段透著變革勁兒的聲響。

王淩峰站在文印坊外頭,看著工匠們熟練地挑字、排版、印刷,一卷卷帶著墨香的文書很快就堆了起來,心裡也熱乎起來。

活字印刷,這本該幾百年後才火起來的法子,被他提前拿到了這個時代。它不能直接上戰場打人,可卻能用更實在的法子,讓整個山寨轉得更快,把權力的根基紮得更穩,讓消息傳得更順——為早晚要到的決戰,添了股看不見卻頂重要的勁。

知識傳得快了,軍令下得順了,管事兒也更細了,這些都因為這法子上了個台階。梁山的改變,不隻是手裡的刀槍更利了,更是在這一筆一劃的字裡行間,慢慢變了模樣。新時代的影子,跟著那些能隨便拚的字模,越來越清楚了。

喜歡水滸:爆殺宋江,再造梁山請大家收藏:()水滸:爆殺宋江,再造梁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天獄神醫:歸來未婚妻正辦訂婚宴 都市判官以武為筆 退役後當雇傭兵,開局去緬北救人 異界灰區:與瀆神者們的輪舞 公主彆怕,這次我自己當BOSS 九霄漏洞指南 被棄神女:魔尊帝君皆我裙下臣 開局弑君,修無情道的我被迫養娃 三千一念 明眼看破九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