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衝夜襲的硝煙尚未完全散儘,梁山泊上下仍沉浸在首戰告捷的振奮與厚重犒賞的暖意之中。然而,這種高漲的士氣裡,也夾雜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緊繃——所有人都明白,索超先鋒的潰敗,不過是狂風暴雨前的一道微瀾。真正的考驗,即將來臨。
果然,捷報傳來的第三日午後,天際線處,異變陡生。
最初是北麵官道方向的地平線上,揚起了一片遮天蔽日的塵頭。那塵頭不同於前幾日先鋒軍的小股煙塵,而是連綿不絕、厚重如鉛雲般的黃龍,滾滾向前,吞噬著天空的本色。緊接著,低沉如悶雷般的聲響由遠及近,初時隱約,繼而越來越響,最終化為一種持續不斷、震得人心頭發麻的轟鳴。那是數以萬計的腳步踏地、車輪滾過、馬蹄敲擊彙聚成的死亡交響曲。
梁山泊各處山頂了望塔上的哨兵,幾乎在同一時刻發出了最高級彆的警報!警鑼聲前所未有的急促和尖銳,一聲緊似一聲,撕破了山寨短暫的寧靜。
“北麵!大隊官軍!”
“塵頭望不到邊!鋪天蓋地!”
“旌旗!好多旌旗!”
哨兵們聲嘶力竭的呼喊,帶著難以抑製的驚駭。透過千裡眼王淩峰指導工匠製作的簡易望遠鏡),他們能看到那滾滾煙塵之下,是密密麻麻、一眼望不到儘頭的人馬!刀槍反射著陽光,形成一片令人心悸的金屬森林。無數麵大小不一的旗幟在風中獵作響,其中最為顯眼的,是一麵猩紅底、繡著鬥大“呼延”二字的主將旗,以及代表樞密院、象征朝廷征討大軍的龍虎旌旗。隊伍的寬度占據了整條官道並向外蔓延,行軍隊伍拉出數裡之長,前鋒已逼近三十裡內,後隊仍不斷從地平線湧出!聲勢之浩大,遠超之前的先鋒軍!
消息如同冰水澆頭,瞬間傳遍梁山。剛剛還彌漫著的樂觀情緒,如同被針紮破的氣球,迅速被一種沉重的壓力所取代。五萬大軍!這不是虛張聲勢,而是實實在在、武裝到牙齒的朝廷主力!是童貫、高俅賴以鎮壓四方的真正精銳!
聚義廳內,剛剛結束軍議的王淩峰、朱武、蔣敬等人,聞報立刻快步登上獨龍崗最高處的觀星台。林衝、武鬆等主要頭領也聞訊急速趕來。
眾人憑欄遠眺,即便相隔數十裡,那龐大的軍勢帶來的壓迫感也撲麵而來。朱武放下千裡眼,麵色凝重如水,緩緩道:“看旗號,主將果然是‘雙鞭’呼延灼。此將乃開國名將呼延讚之後,將門虎子,並非索超那般有勇無謀之輩。其麾下兵馬,亦多是久經戰陣的邊軍、禁軍抽調而來,裝備精良,訓練有素。觀其行軍陣列,雖眾而不亂,章法嚴謹,確是一支勁旅。”
武鬆狠狠啐了一口:“呸!勁旅又如何?俺們梁山兄弟也不是泥捏的!他來五萬,俺便殺五萬!正好讓俺的戒刀開開葷!”
林衝眉頭緊鎖,沉聲道:“呼延灼用兵,向以穩紮穩打著稱,尤擅結陣推進,步步為營。其軍中必有大量強弓硬弩,乃至攻城器械。此番前來,必是做好了長期圍困、正麵強攻的準備。不可小覷。”
王淩峰極目遠望,將那無邊無際的塵頭與旌旗儘收眼底,臉上看不出喜怒,隻有一片冷峻的平靜。他心中清楚,這才是真正的生死考驗。梁山泊能否立足,乃至他王淩峰的命運,都將在這場對決中決定。
“終於來了。”他淡淡開口,聲音不大,卻讓周圍略顯躁動的頭領們瞬間安靜下來,“五萬大軍,好大的陣仗。看來童貫、高俅是鐵了心要踏平我梁山了。”
他轉過身,目光掃過一眾頭領各異的神色——有凝重,有憤怒,有躍躍欲試,但並無一人露出怯懦。他心中稍定,朗聲道:“諸位兄弟!朝廷視我等如草芥,遣重兵欲行滅絕!然而,我梁山泊,八百裡水泊是天塹,層層關隘是鐵壁,更有眾家兄弟同生共死之心,和新近打造的利刃堅甲、秘密火器!他呼延灼兵多將廣,我梁山占儘地利人和!狹路相逢,勇者勝!”
他頓了頓,語氣轉為斬釘截鐵的戰略部署:
“傳令各營!即刻起,進入最高戰備狀態!依先前議定方案,各司其職!”
“水軍阮氏兄弟!嚴密監視湖麵,所有戰船進入預定伏擊水域,絕不容一艘官船下水!”
“步軍林衝、武鬆!山前關隘,加固再加固!滾木礌石、鐵蒺藜、陷坑,給我布滿每一寸土地!弓弩手占據製高點,沒有命令,不許妄動!”
“騎兵營,隱蔽待機,聽候調遣!”
“後勤蔣敬!確保糧草軍械供應無虞,尤其是震天雷、火藥箭,按計劃配發到位!”
“軍師朱武,坐鎮中軍,統籌全局!”
“各營哨探,加倍派出,我要時刻掌握官軍一舉一動!”
一道道命令清晰明確,頭領們轟然應諾,迅速散去,奔赴各自崗位。整個梁山泊如同一部精密的戰爭機器,以前所未有的效率高速運轉起來。先前因勝利和犒賞而提升的士氣,在麵對真正強敵時,迅速轉化為更加堅韌、更加肅殺的臨戰狀態。士卒們默默檢查著刀劍,擦拭著甲胄,將一捆捆箭矢、一塊塊擂石運上關牆,空氣中彌漫著鐵鏽、汗水和緊張的氣息。
與此同時,北麵三十裡外,呼延灼大軍的前鋒已開始擇地安營。連綿的營帳如同雨後蘑菇般迅速鋪開,範圍極廣,依山傍水,壕溝鹿角層層設防,顯示出極高的軍事素養。中軍大帳迅速立起,呼延灼頂盔貫甲,端坐帳中,聽取著前線哨探關於梁山地形和索超敗績的彙報。他麵色沉靜,不怒自威,並未因先鋒失利而慌亂,反而更加謹慎。
“梁山賊寇,竟有如此戰力?”他聽完彙報,手指輕輕敲擊著案幾,“林衝……果然名不虛傳。看來,此戰非比尋常,不可急於求成。”他隨即下令,“各營謹守寨柵,多派斥候,詳探梁山虛實,尤其是其水軍動向及山前關隘布置。沒有本將號令,不得擅自出戰!”
夕陽西下,將天地染成一片血色。梁山泊籠罩在巨大的陰影之中,與北方那連綿十裡、燈火初上的官軍大營遙遙相對。一邊是依仗天險、眾誌成城的綠林豪傑,一邊是代表正統、勢大力沉的朝廷王師。兩者之間,空氣仿佛凝固,充滿了令人窒息的張力。大戰的陰雲,徹底籠罩了八百裡水泊。所有人的心中都清楚,短暫的寧靜之後,將是石破天驚的碰撞。梁山泊的命運,即將迎來最殘酷的裁決。
喜歡水滸:爆殺宋江,再造梁山請大家收藏:()水滸:爆殺宋江,再造梁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