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關失守的震撼消息如同瘟疫般在朝廷內部蔓延,主戰派與主和派爭吵不休,互相推諉責任。就在這混亂之際,一份由吳用精心偽造、幾可亂真的密信副本,通過特殊渠道,悄然擺在了東路官軍副帥,素與張叔夜有隙的某位高級將領的案頭。信中內容,赫然是張叔夜“密奏”朝廷,指責該副帥“作戰不力,保存實力”,並建議將其革職查辦!這顆精心埋下的猜忌種子,在惶恐不安的軍營中,迅速發芽。
獨龍崗聚義廳內,燈火映照著吳用略顯疲憊卻閃爍著興奮光芒的臉龐。他麵前攤開著一張剛剛由“夜梟”小組冒死送出的東路官軍最新人事及矛盾分析簡報。簡報中詳細羅列了張叔夜麾下主要將領的派係、性格、以及與主帥或明或暗的矛盾。其中,副帥之一,原河北節度使麾下的老將,姓韓名滔,綽號“百勝將”,因其資曆老、部下多河北子弟,與空降而來、以嚴苛著稱的張叔夜素來不和,幾次軍事會議上都曾因戰術分歧發生過爭執。更重要的是,韓滔所部在之前斷金亭攻防戰中損失較大,卻未能取得突破,張叔夜曾當眾斥責其“進兵遲緩”,此事在軍中早已不是秘密。
“頭領,軍師,時機已到!”吳用指著韓滔的名字,語氣篤定,“韓滔與張叔夜嫌隙已深,如今潼關失陷,朝廷問責,張叔夜壓力巨大,必尋替罪羔羊。韓滔戰功未立,損兵折將,正是最佳人選!我等隻需稍加撩撥,便可使其二人勢同水火!”
王淩峰目光銳利:“學究打算如何施為?”
吳用成竹在胸,詳細道來:“反間之計,貴在似假還真。需偽造一份張叔夜呈送樞密院的密信,信中需以張叔夜口吻,詳列韓滔‘罪狀’:其一,攻擊斷金亭時‘畏敵如虎,逡巡不前’,致損兵折將;其二,私下抱怨主帥‘用人唯親,賞罰不公’,動搖軍心;其三,最關鍵的,暗示其或與梁山有‘暗通款曲’之嫌,因其部將曾被俘後放回……總之,字字誅心,卻又要看似合情合理,符合張叔夜一貫嚴厲且推卸責任的風格。”
朱武補充道:“信的形式至關重要。需模仿張叔夜行文筆跡、用印習慣,乃至信箋、封漆等細節,務求以假亂真。投放渠道更是關鍵,需讓此信‘意外’地落入韓滔親信手中,而非直接送給他,如此才更顯‘真實’。”
“此事易爾!”吳用笑道,“‘夜梟’小組中便有擅長模仿筆跡的高手,張叔夜過往公文,‘夜梟’亦有收集。至於投放……韓滔麾下有一參軍,貪財好利,且與韓滔心腹副將不睦,正可利用。可令‘暗影’設法將密信‘遺失’在此參軍必經之路,或買通其身邊人,‘無意’中讓其發現。以常理度之,此參軍得此‘把柄’,必會如獲至寶,要麼以此要挾韓滔心腹,要麼為表忠心直接呈給韓滔。無論哪種,猜忌必生!”
王淩峰拍板:“好!就依此計!學究,此事由你全權負責,朱武軍師從旁協助。所需人手、物資,儘可調用。我要讓這張叔夜的大營,未戰先亂!”
接下來的兩日,芒碭山一處隱秘工坊內,燈火通明。一位被吳用稱為“聖手書生”的“夜梟”成員,對照著張叔夜的真跡,屏息凝神,一筆一劃地臨摹,連字跡的頓挫、墨色的濃淡都力求一致。特製的信箋、仿造的樞密院收文格式、乃至蠟封壓印的細微偏差,都經過了精心複製。最終,一封幾乎可以假亂真的“張叔夜密信”誕生了。信中言辭“懇切”,曆數韓滔“罪狀”,並“憂心忡忡”地建議朝廷將其調離前線,“以免貽誤軍機,甚或釀成更大禍患”。
與此同時,“暗影”小組也行動起來。他們摸清了韓滔軍中那位貪財參軍的生活規律,選定其夜間從營中返回自己營帳的僻靜小路。一名“暗影”成員扮作更夫,在與參軍擦肩而過時,“不慎”將一份用油布包裹的“機密文書”掉落在地,然後匆匆離去。那參軍果然中計,好奇拾起,回到帳中偷偷打開一看,頓時驚出一身冷汗,繼而眼中閃過一絲狂喜與陰狠。
果如吳用所料,這參軍沒有立刻聲張,而是先找到與他不睦的那位韓滔心腹副將,陰陽怪氣地暗示自己掌握了某些“關乎性命前程”的秘密,試圖勒索。那副將警覺,逼問之下,參軍為求自保,隻得將密信之事和盤托出。副將大驚失色,不敢怠慢,連夜求見已然歇息的韓滔。
韓滔的帥帳內,燭火搖曳。這位年過五旬的老將,披著外袍,仔細閱讀著那封“密信”,臉色由最初的疑惑,轉為震驚,繼而鐵青,最後化為無法抑製的憤怒!信中的每一句“指控”,都像一把淬毒的匕首,刺中他心中最敏感、最委屈的地方。張叔夜當眾斥責的場景,其他派係將領幸災樂禍的眼神,以及近期軍中隱隱流傳的關於他“作戰不力”的謠言,此刻都與這封“密信”嚴絲合縫地對應起來!
“砰!”韓滔一拳砸在案幾上,震得筆墨亂跳,他須發皆張,低吼道:“張叔夜!老匹夫!欺人太甚!老子在前線拚死拚活,你卻在背後捅刀子!想拿老子當替罪羊?沒門!”
副將在一旁添油加醋:“將軍!張樞密此舉,分明是欲置我等於死地!如今潼關失守,朝廷怪罪,他這是要讓我們河北子弟來背這口黑鍋啊!”
猜忌與憤怒的火焰,在韓滔心中熊熊燃燒。他不再信任張叔夜的任何命令,對中軍派來的傳令官也冷眼相待。次日軍事會議上,當張叔夜再次要求各部加緊進攻,並暗示韓滔所部應承擔更艱巨任務時,韓滔竟當場頂撞,以“士卒疲憊,急需休整”為由,明確拒絕執行強攻命令,語氣生硬,毫不退讓。
張叔夜本就因戰事不利和後方變故而心煩意亂,見韓滔公然抗命,且態度惡劣,不禁勃然大怒,當場厲聲嗬斥。兩人在眾將麵前激烈爭吵,不歡而散。原本就因潼關失守而士氣低落的東路軍大營,此刻更蒙上了一層濃厚的內部裂痕陰影。各級將領人心惶惶,不知該聽命於誰,作戰指令的執行效率大打折扣。
梁山細作將大營內的變故迅速傳回。吳用聞報,撚須微笑:“頭領,計已成矣。韓滔與張叔夜已生齟齬,東路官軍指揮體係已然紊亂。接下來,隻需再添一把火,便可使其徹底崩潰。”
王淩峰目光冷冽:“這把火,就讓‘暗影’去點。是時候,讓朝廷的征討大軍,徹底嘗嘗眾叛親離、土崩瓦解的滋味了。”
喜歡水滸:爆殺宋江,再造梁山請大家收藏:()水滸:爆殺宋江,再造梁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