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叔夜被刺的驚天消息如同野火般燒過朝廷東路軍大營,恐慌和混亂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蔓延。尚未等殘存的副將們商議出對策,梁山陣地上已響起了震天動地的戰鼓聲!林衝一馬當先,率領養精蓄銳已久的梁山主力騎兵,如同決堤的洪流,衝出關隘,向著群龍無首、士氣崩潰的官軍大營發起了排山倒海的總攻!同時,方臘、田虎的援軍也按計劃從側翼猛撲過來,形成了三麵夾擊之勢。
東路官軍的崩潰,比預想中來得更快、更徹底。主帥暴斃,指揮體係瞬間癱瘓,本就因連番受挫、內部猜忌而低落的士氣,在這一刻徹底瓦解。當林衝的騎兵如同鋼鐵洪流般撞入營寨時,許多官兵甚至來不及組織有效的抵抗,便丟盔棄甲,四散奔逃。副將韓滔試圖收攏部隊,卻被潰兵衝散,最後隻得帶著少數親信,倉皇向北逃竄。五萬東路軍,一夜之間土崩瓦解,被殲、被俘者超過三萬,餘者皆潰散入山林。
消息傳回梁山,王淩峰並未沉浸在勝利的狂喜中,他站在巨幅輿圖前,目光越過梁山泊,投向了更廣闊的中原大地。“傳令林衝、武鬆,休整一日,隨即揮師西進,兵鋒直指兗州!傳令方臘,命其水師沿運河而上,策應陸路進攻!傳令田虎,率河北精銳南下,與我軍會攻中原!傳令王慶,鞏固潼關,伺機東出,威脅洛陽!”
一道道命令,如同出鞘的利劍,指向了朝廷統治的核心區域。養精蓄銳已久的梁山聯軍,挾大勝之威,開始了氣勢如虹的戰略反攻!
林衝、武鬆率領的梁山主力步騎,如同摧枯拉朽一般,首先兵臨兗州城下。兗州守軍聞聽張叔夜大軍覆滅,早已膽寒,又見梁山軍容鼎盛,火炮森然,僅抵抗了半日,便在城內百姓暗自期盼的目光中,開城投降。王淩峰嚴令:“入城之後,隻誅首惡貪官,封存府庫,不得擾民!違令者,斬!”梁山軍紀嚴明,秋毫無犯,迅速接管城防,並打開官府糧倉,部分賑濟城中貧苦百姓。兗州百姓原本提心吊膽,見此情景,無不感激涕零,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緊接著,梁山聯軍馬不停蹄,會合方臘一部水陸並進,兵鋒直指徐州。徐州乃南北要衝,城池堅固,守將試圖負隅頑抗。林衝命炮兵架起“破軍”火炮,一陣猛轟,城牆崩塌數處,梁山步兵趁勢攻入,經過一日巷戰,攻克徐州。同樣,破城之後,首要之事便是安民、懲貪、開倉。
與此同時,田虎率領的河北鐵騎,如同一股黑色旋風,席卷而過,連克數縣,與梁山主力在鄭州城下勝利會師。鄭州守軍見四方聯軍雲集,聲勢浩大,又聞梁山政策寬仁,在城內士紳和百姓的暗中推動下,守將開城歸順。
短短一月之內,梁山聯軍連克兗州、徐州、鄭州三座中原重鎮,兵鋒所向,沿途州縣或望風歸降,或一觸即潰。聯軍所到之處,嚴格執行王淩峰“隻誅貪官,不擾百姓”的命令,嚴厲打擊趁亂劫掠的潰兵和地痞流氓,迅速恢複秩序,並將部分繳獲的官倉糧食分發給饑民。這與以往官軍過境如梳如篦、甚至殺良冒功的行徑形成了天壤之彆。
中原大地,飽受戰亂和苛政之苦的百姓,第一次見到了這樣一支“奇怪”的軍隊——他們武器精良,戰力強悍,卻對平民秋毫無犯;他們斬殺貪官汙吏,卻對普通士紳商賈予以保護;他們開倉放糧,卻秩序井然。漸漸地,恐懼變成了好奇,好奇變成了感激,感激變成了擁戴。
在聯軍經過的一個村莊,一位須發皆白的老農,顫巍巍地端著一碗熱粥,攔住了王淩峰的馬頭,老淚縱橫:“將軍……將軍是梁山的好漢嗎?這粥……給小老兒的孫子一口吃的吧,他爹娘都被官府的稅吏逼死了……你們……你們是來救咱們窮苦人的嗎?”
王淩峰翻身下馬,接過那碗摻雜著野菜的稀粥,心中百感交集。他扶起老農,環視周圍那些麵黃肌瘦、眼神中卻重新燃起希望的百姓,朗聲道:“老人家,這粥您留著。我們是梁山的隊伍,是替天行道的義軍!從今往後,這中原大地,再無苛捐雜稅,再無貪官欺壓!所有官倉,即刻開倉賑濟!所有田地,按人頭分給無地農戶!我梁山,說話算話!”
消息像長了翅膀一樣傳開。“梁山義軍不搶糧,反倒發糧!”“他們殺了狗官,給咱們窮人做主!”“王頭領是活菩薩!”……這樣的呼聲在中原各州縣回蕩。越來越多的百姓自發地為聯軍帶路、送情報、甚至拿起簡陋的武器加入後勤隊伍。梁山聯軍在中原,不僅沒有陷入“侵略者”的泥潭,反而獲得了堅實的民眾基礎。
朝廷震恐!接連丟失重鎮,民心背離,前線大軍灰飛煙滅,國庫空虛,再也無力組織有效的反擊。在巨大的壓力下,宋徽宗趙佶不得不低下高傲的頭顱,派出以宿元景太尉為首的和談使團,攜帶“免死金牌”和求和國書,前往已被梁山控製的鄭州,覲見王淩峰。
宿太尉戰戰兢兢地呈上國書,內容無非是“罷兵息戰”、“招安封王”的老調。王淩峰看罷,冷笑一聲,將國書擲於地上,目光如電,直視宿太尉:“罷兵?可以!但需依我三個條件:一,即刻廢除黃河以南各州府所有苛捐雜稅!二,開放登州、萊州、揚州等沿海口岸,允我梁山商船自由通商!三,正式承認我梁山與方臘、田虎、王慶所控區域為自治之邦,朝廷不得乾涉內政!”
這三個條件,無異於徹底放棄半壁江山的主權和財稅!宿太尉麵如土色,還想爭辯。王淩峰厲聲道:“若不答應,休怪王某麾下虎賁,直搗東京,問一問趙官家,這天下,還是不是百姓的天下!”在梁山將領們殺氣騰騰的目光和城外聯軍震天的操練聲中,宿太尉最終被迫在喪權辱國的《黃河盟約》上簽字用印。
至此,梁山及其盟友的勢力範圍,正式擴展至黃河以南八州,人口逾百萬,控製了大宋最富庶的區域之一。一個嶄新的、與腐朽朝廷分庭抗禮的政治實體,已然屹立在東方大地之上。
勝利的歡呼聲響徹雲霄,但王淩峰站在鄭州城頭,望著奔騰東去的黃河,心中卻無太多喜悅。他知道,這僅僅是開始。內部的整合、盟友的關係、未來的方向,還有那個一直隱藏在暗處的隱患……都等待著他去麵對和解決。
喜歡水滸:爆殺宋江,再造梁山請大家收藏:()水滸:爆殺宋江,再造梁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