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邦議事堂內,燈火通明,氣氛凝重得如同暴風雪前的鉛雲。所有核心人物齊聚一堂,臉上再無平日的從容。王淩峰剛剛將北疆驚變和耶律洪基十萬鐵騎南下的消息告知眾人,堂內頓時一片嘩然。以部分原朝廷降將和謹慎派文官為首的一方,力主“坐山觀虎鬥”,認為應緊守黃河防線,讓朝廷與遼國兩敗俱傷;而以淩振、林衝等武將為代表的激進派,則怒發衝冠,紛紛請戰,要求立刻出兵北上,迎擊遼寇。王淩峰端坐主位,冷靜地聽著雙方激烈爭論,心中那個借勢北上的戰略構想,正逐漸清晰。
“盟主!諸位兄弟!”率先開口的是原朝廷降將,現任聯邦後勤司副使的韓存保前文設定為被俘或歸順的朝廷將領),他麵帶憂色,語氣急促,“遼兵勢大,十萬鐵騎非同小可!朝廷北軍頃刻瓦解,足見其鋒銳!我聯邦新立,根基未穩,實不宜與之硬碰。依某之見,當緊守黃河天險,加固城防,厲兵秣馬,靜觀其變。待朝廷與遼寇拚個兩敗俱傷,我等再坐收漁利,方為上策啊!”他身後幾位文官和部分保守將領紛紛點頭附和,認為這是最穩妥、損失最小的辦法。
“放屁!”一聲炸雷般的怒吼響起,黑旋風李逵猛地跳了起來,雙眼圓睜,指著韓存保罵道,“你這廝,還是朝廷那套軟蛋心思!遼狗都殺到家門口了,還他娘的坐觀?坐觀個鳥!等他們把河北百姓殺光了,把東京城踏平了,再來打咱們?到時候遼狗肥了,朝廷垮了,就剩咱們獨個兒,那才叫完蛋!依俺鐵牛說,就該點齊兵馬,殺過黃河去,跟那耶律洪基老兒拚個你死我活!叫他知道知道咱梁山好漢的厲害!”
“鐵牛兄弟說得對!”林衝霍然起身,他麵色沉靜,但眼中燃燒著壓抑已久的怒火,“遼騎雖眾,然我聯邦新軍,火器犀利,紀律嚴明,士氣正盛,未必不能一戰!況且,河北之地,多少漢家百姓正遭塗炭?我等高舉‘替天行道’大旗,豈能坐視同胞受難,而龜縮不前?此非義軍所為!末將請命,願率本部為先鋒,北上迎敵!”
淩振也站了出來,聲音帶著技術官僚的冷靜與自信:“韓副使之慮,不無道理。然,我聯邦火器,經多年改良,已非昔日可比。野戰之中,火炮齊射,足以克製騎兵衝鋒。據險而守,更能發揮火力優勢。且我軍新式軍製,號令統一,絕非朝廷烏合之眾可比。避戰固守,或可暫保無恙,但也會錯失錘煉新軍、揚威天下、收取河北民心的良機!末將讚同林教頭之言,當主動出擊!”
武鬆、魯智深、阮小二等悍將也紛紛表態請戰,群情激昂。議事堂內,頓時分成了涇渭分明的兩派,爭論不休,聲浪幾乎要掀翻屋頂。
王淩峰始終沉默地聽著,目光深邃,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座椅扶手。他理解韓存保等人的顧慮,亂世之中,保全實力確是首要。但他更清楚林衝、淩振等人心中那股身為軍人的血性和責任感,以及那份對“替天行道”信念的執著。然而,他的眼光,早已超越了單純的戰與和、守與攻。
就在爭論趨於白熱化之際,王淩峰緩緩抬起手。隻是一個簡單的動作,整個議事堂瞬間安靜下來,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諸位兄弟,”王淩峰的聲音平靜,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力量,傳入每個人耳中,“韓副使憂心聯邦根基,其情可憫。林教頭、淩軍師等兄弟求戰心切,其誌可嘉。然,爾等所議,皆未觸及根本。”
他站起身,走到巨幅輿圖前,手指先重重地點在梁山泊,然後劃過黃河,落在正被黑色潮水淹沒的河北之地,最後定格在遙遠的北方。
“我梁山聯邦,立邦之基為何?是這八百裡水泊嗎?是這黃河天險嗎?”他自問自答,聲音陡然提高,“不!是‘替天行道’這四個字!是天下百姓對公道和活路的期盼!如今,遼寇南下,屠我同胞,占我疆土,此乃天道不容之大惡!我輩若坐視不管,緊守門戶,與那隻顧自家富貴的朝廷貪官何異?日後還有何顏麵麵對天下蒼生?還有何資格扛起這‘替天行道’的大旗?!”
這番話,如同重錘,敲在那些主張“坐觀”的人心上,也讓主戰派更加挺直了腰杆。
“然,”王淩峰話鋒一轉,手指在黃河一線虛劃一下,“若如林教頭所言,即刻揮師北上,與遼寇硬拚,亦非上策。我軍雖銳,然遼騎勢大,又是以逸待勞。倉促決戰,即便勝,也必是慘勝,耗我元氣,正中了朝廷那‘驅虎吞狼、兩敗俱傷’的下懷!”
他目光掃過眾人,最終落在地圖上汴梁的位置,嘴角勾起一絲冷冽的弧度:“所以,我們要打!但要換個打法!要借這場東風,為我聯邦,燒出一片新天地!”
眾人屏息凝神,等待著他的下文。
“我的方略是——”王淩峰一字一頓,清晰地說道,“以戰促和,借勢北上!”
“第一步,立刻以‘漢家聯邦’名義,派遣特使,前往東京汴梁!”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堂內響起一陣低低的驚呼。與朝廷打交道?在這個節骨眼上?
王淩峰不理會眾人的驚訝,繼續道:“特使此去,非為乞求,乃為通牒!要堂堂正正地告訴那趙官家和滿朝諸公:我梁山聯邦,願出兵抗遼,保境安民!但是,有條件!”
他伸出三根手指,目光銳利如刀:“條件有三!一,朝廷必須正式頒告天下,承認我梁山聯邦為合法自治政體,與我朝約為兄弟之邦,地位平等!二,開放河北所有通道,聯邦軍北上糧草物資,朝廷不得阻攔,並需提供必要協助!三,聯邦抗遼軍隊,獨立成軍,自有旗號,自有指揮體係,絕不受樞密院乃至任何朝廷機構節製!此三條,缺一不可!”
此言一出,滿堂皆驚!這哪裡是條件,這簡直是逼宮!是要朝廷在危難之際,徹底放棄對北方的控製權,並正式承認一個割據政體的存在!
朱武眼中精光一閃,已然明白了王淩峰的深意,撫掌道:“盟主高見!此乃一石三鳥之策!其一,占據抗遼大義名分,收取天下民心;其二,借此戰,將我軍勢力合法擴展至黃河以北,跳出原有地域限製;其三,逼朝廷在‘亡於遼’與‘失於梁’之間做出選擇,無論其如何選,我聯邦皆處於主動地位!”
淩振、林衝等將領也恍然大悟,紛紛露出欽佩之色。這才是真正的戰略眼光!韓存保等人則麵麵相覷,被這大膽至極的謀劃震撼得說不出話。
王淩峰環視眾人,斬釘截鐵地總結道:“故此,我軍備戰,但要等!等朝廷的答複!若朝廷應允,我軍便名正言順北上,借抗遼之機,經營河北,夯實根基,將黃河以北、幽雲以南,變成我聯邦的新疆土!若朝廷不允……”他冷哼一聲,眼中寒光迸射,“那便說明朝廷寧可與外寇妥協,也要扼殺我漢家義軍!屆時,我等再自行北上,既是抗遼,也是……清君側!道義、實力、地盤,皆在我手!”
戰略既定,再無異議。所有人的熱血都被這宏大的藍圖點燃。一場被迫應對的外部危機,在王淩峰的謀劃下,瞬間轉變為聯邦開疆拓土、問鼎天下的戰略機遇!
“吳用學究!”王淩峰點名。
“小弟在!”吳用肅然出列。
“準備國書,由你親自擔任特使,攜我親筆信,即刻出發,前往東京!要讓那滿朝朱紫,聽聽我梁山的聲音!”
“得令!”吳用躬身領命,眼中閃爍著智慧與使命交織的光芒。
喜歡水滸:爆殺宋江,再造梁山請大家收藏:()水滸:爆殺宋江,再造梁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