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力催動下,三個孩子劇烈嘔吐,吐出的皆是混雜著異味的黏稠痰液。
白桃取三份痰液樣本,分彆滴在一張昨夜繳獲的、刻有微型電路的銀箔上,而後將銀箔置於晨曦微光下。
奇跡發生了,銀箔上的電路紋路仿佛成了顯影劑,痰液覆蓋之處,竟緩緩浮現出極細密的八卦排列圖案。
圖案中心,一個清晰的光點,赫然指向“兌卦”的方位。
白桃瞬間頓悟。
兌為澤,在八卦中對應口、舌、言說與音樂。
敵人正是利用書籍的聲波共振結構作為“體”,以童謠作為“用”,在聽覺層麵植入定向的卦象影響,目標是兵不血刃地重塑整個金陵下一代的認知根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另一邊,周硯奉命追查《安神謠》的源頭。
他一頭紮進民國初年教育部留下的故紙堆,終於在一本殘破的《童蒙樂譜》的夾頁中,發現了一行手寫的批注:“此調可改,宜納‘橋光’二字,以慰童心。”署名是“陳省言”。
周硯立刻調閱檔案,查出此人曾是十年前失蹤的國音委員會顧問,一位精通聲律的奇才。
在陳省言的檔案袋最底層,周硯摸到一件硬物——一隻被砸扁的銅鈴殘殼,內壁用鋼針刻著四個小字:“丙八協律”。
“丙八!”周硯瞳孔一縮。
他立刻將鈴殼送交陸九。
兩人對照從氣象台廢墟中找到的微縮膠卷,迅速確認,“丙八”正是敵方整個文化篡改項目的內部代號,而“影橋”,正是其核心工程的名稱。
夜深人靜,萬籟俱寂。
白桃獨坐於宗祠之內,將所有的線索——變異的童謠、偽造的祖父之聲、痰液中的兌卦顯影、以及“丙八協律”的銅鈴——在腦中一一串聯。
她感到自己正逼近一個龐大而陰險的真相核心。
忽然,堂前長明燈的燭火無風自動,劇烈地晃動了一下,似有無形的氣流穿堂而過。
白桃立刻屏住呼吸,側耳傾聽。
祠堂內一片死寂,唯有她自己的心跳聲。
不,還有彆的聲音。
一絲若有若無的哼鳴,如同蚊蚋振翅,正從身旁那座祖傳的巨大藥櫃縫隙中傳來。
那旋律,正是變調《安神謠》的起始句!
白桃心中一凜,緩緩起身,走到藥櫃背後。
她順著櫃壁仔細摸索,指尖觸到一處與周圍木材質感微有不同的地方。
她用力一揭,一層仿冒漆色的木皮應聲而落,露出後麵令人震驚的構造——一排排細密的竹管,如同微縮的管風琴,構成了一個精巧的共鳴腔。
在竹管陣列的末端,封存著一片極薄的桑皮紙。
紙上無字。
白桃將其取出,就著燭光細看,發現紙上是用某種特殊的中藥汁液繪製的模糊曲線圖。
她心中一動,取來一碗溫水,用棉簽蘸水,在紙上輕輕擦拭。
隨著水分的浸潤,原本透明的藥汁墨跡漸漸顯現。
那是一幅詭異的無字五線譜。
所有的節拍標記,全都被乾、坤、震、巽等卦爻符號所替代。
樂譜的起始符,是一個清晰的“坎卦”符號,而終止符,則遙遙落在了代表西北的“乾卦”之上。
白桃凝視著這張在燭光下散發著藥香的樂譜,良久,她冰冷的手指撫過從“坎”到“乾”的卦象序列,仿佛在觸摸一條看不見的路徑。
“他們在用音樂走卦……”她低聲自語,聲音在空曠的祠堂中激起輕微的回響,“下一站……在西北。”
話音剛落,一陣寒風猛地從窗外灌入,瞬間吹滅了案頭的燭火。
祠堂陷入一片漆黑。
唯有那張無字譜,在極致的黑暗中,竟自發地泛起一層淡淡的、如同鬼火般的熒光。
那熒光沿著卦爻符號的筆畫流動,仿佛在為她指引一個未知而凶險的方向。
喜歡桃花雪:1937卦變金陵請大家收藏:()桃花雪:1937卦變金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