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快樂並沒有維持幾天。
因為淩悅被迫上崗了。
這天,投稿時間結束。
千裡光達每個人都忙了起來。
金鳴看著總共提交的708本劇本,頭都要大了。
他認為比賽很有吸引力,至少能引來業內大多數導演參與,但沒想到一些連名字都沒有聽說過的人也來投稿,他拿著名字一搜,一些隻拍過自製短劇的導演、編劇也來參賽了。
倒不是看不起人,隻是短劇跟長劇不僅存在時間區彆,拍攝技術也不一樣啊!
真選中了,能讓他們拍嗎?能拍出效果嗎?
畢竟錢不是金鳴出,他難以抉擇,就緊急搖人,把淩悅拽過來當壯丁。
此刻,淩悅看著後台數據,臉色死白死白的。
“這麼多人報名呢。”這得看到什麼時候去啊?
陳東咽了咽口水,“失策啊失策,咱們預留的時間沒給夠,中間隻有10天的篩選期,總共七百多個劇本,但真正有權利篩選的就咱們幾個......”
言外之意:人不夠用,看不過來。
淩悅歪頭,將詢問的目光投向金鳴,“金導,要不咱請幾個有實力的外援?”
金鳴抓著頭發,請?怕是要求吧?求人該怎麼開口啊?他就沒求過人。
陳東見他半天不吱聲,隻好絕望地接過重擔:“我來吧......”
這種事兒,指望大藝術家,不如指望時間倒退回到一個月前,比賽通知還沒發布的那天。
但。
奇跡般的事情發生了。
“我,我打電話問問吧。”金導做了一番強烈的心理鬥爭,最終認命。
畢竟這個比賽是他一手操辦;
畢竟這個工作是他點頭接手;
畢竟那麼多人翹首以盼,又信任他,他總不能因為抹不開麵子,就導致項目停滯在初賽中。
金導拉開會議室的門離開了。
4個小時,還真讓他請到2位知名作家、2位參加過國內影視獎的評委、3位編劇和1位處於放假中的導演。
陳東羨慕得要死。
你說說。
有這人脈,早年懂得向資本低頭,早在國際上揚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