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吱呀——!”
2007年開春的第一縷陽光,剛翻過安置區3號樓的牆頭,就落在林家101室的木工角。林建國蹲在青石板上,手裡的刨子正刨著塊鬆木,木屑像雪片似的落在腳邊,堆了薄薄一層,帶著股淡淡的鬆香味。這塊木料是他昨天從鎮上木料廠挑的,打算給曉陽做個新的玩具車——之前那個鐵皮青蛙被曉陽玩得彈簧快鬆了,孩子嘴上沒說,卻總在木工角旁邊打轉。
“爸,啥時候能做好啊?”曉陽蹲在旁邊,手裡攥著個斷了腿的小木凳上次搬家時磕的),眼睛直勾勾地盯著鬆木,“我想帶去學校跟小胖比,他說他家的玩具車是城裡買的,比我的好看。”
建國停下刨子,用搭在脖子上的毛巾擦了擦汗——早春的天還涼,可刨木是力氣活,沒一會兒就出了汗。他摸了摸曉陽的頭:“快了,今天就能做好,保證比小胖的好看。”
正說著,趙秀蘭端著剛煮好的玉米粥從廚房出來,瓷碗碰著桌麵發出輕脆的“叮當”聲:“建國,先喝粥,涼了就不好喝了。媽說,今天建業休息,讓他過來幫忙收拾下陽台的鹹菜壇,冬天的蘿卜乾該裝壇了。”
建國點點頭,把刨子放在木工台上,剛端起碗,就看見林建業推著自行車進了院。建業穿著件淺藍色的夾克,是去年打工時買的,洗得有點發白,車筐裡裝著個紙包,裡麵是剛從鎮上買的包子:“哥,嫂子,我來了!這是給曉陽買的肉包子,他最愛吃的。”
曉陽一聽“肉包子”,立馬蹦起來,把小木凳扔在一邊,衝過去接過紙包:“謝謝叔!我就知道你最疼我!”
建業笑著揉了揉他的頭,轉頭跟建國說:“哥,昨天我去鎮上買工具,看見商業街有幾家空鋪麵,要不咱去看看?你這木工手藝這麼好,開個木工鋪肯定能賺錢。”
這話正說到建國心坎裡。自從搬家後,他總琢磨著找點正經事做——之前在村裡幫人修農具、做家具,都是零散活,現在住到安置區,鄰居多,需求也多,開個木工鋪不僅能賺錢,還能繼續乾自己喜歡的活。他放下碗,眼睛亮了:“真的?有合適的鋪麵?今天正好有空,咱去看看!”
趙秀蘭也跟著點頭:“我看行!你這手藝閒不住,開個鋪也能踏實點,總比在家沒事乾強。媽那邊我跟她說,她肯定支持。”
林老太坐在藤椅上,手裡捏著針線,正給曉陽縫補校服的褲腳,聞言笑著說:“建國想乾就乾,你這手藝是老輩傳下來的,丟了可惜。開鋪的錢不夠,咱還有存款,彆擔心。”
吃完早飯,建國和建業就騎著自行車往鎮上商業街趕。早春的風還帶著點涼意,吹在臉上涼絲絲的,路邊的楊柳剛冒出嫩黃的芽尖,偶爾有花瓣飄下來,落在自行車筐裡,透著股春天的熱鬨。
商業街不算大,卻很熱鬨——賣早點的鋪子冒著熱氣,五金店門口堆著水管、螺絲,裁縫鋪的縫紉機“噠噠”響,還有幾個擺攤賣菜的老人,嗓門洪亮地吆喝著。建業帶著建國直奔街東頭:“哥,第一個鋪麵就在這兒,20平,租金3000塊一個月,房東是個老太太,好說話。”
建國停下自行車,抬頭看——鋪麵確實不大,門臉隻有兩米寬,裡麵黑乎乎的,得踮著腳才能看見裡麵的格局。他推開門,一股黴味撲麵而來,地麵上還留著之前租戶搬東西時蹭的汙漬,牆角還有塊滲水的痕跡。他掏出卷尺,量了量裡麵的尺寸:“長5米,寬4米,隻能放一張小木工台,樣品都沒地方擺。曉陽的玩具車在這兒做還行,要是有人訂衣櫃、書桌,根本轉不開身。”
房東老太太聽見動靜,從隔壁走過來,手裡攥著個布包:“小夥子,這鋪麵雖小,可位置好啊!你看隔壁就是菜市場,人流量大,開個小吃鋪、雜貨鋪都合適。”
建國笑著搖頭:“大娘,我想開木工鋪,需要大點的地方放工具和木料,這鋪麵太小了,謝謝您啊。”
離開第一個鋪麵,建業又帶著建國往街西頭走:“哥,前麵還有個40平的,租金5000塊,比剛才那個大不少,就是位置偏點。”
這個鋪麵確實大,門麵有三米寬,裡麵空蕩蕩的,還鋪了水泥地,收拾得挺乾淨。可建國站在門口看了會兒,眉頭卻皺了起來——鋪麵在商業街儘頭,旁邊是個廢品收購站,時不時傳來“嘩啦”的翻找聲,路上的行人也少,大多是去廢品站賣東西的,沒幾個會停下來看木工鋪。
“哥,這地方夠大吧?能放兩張木工台,還能隔個小倉庫放木料。”建業興奮地說,“租金雖然貴點,可咱生意好的話,很快就能賺回來。”
建國沒急著應,走到馬路對麵觀察了會兒:“位置太偏了,沒人流量,就算手藝好,也沒人知道。你看剛才那個小鋪麵,雖然小,可在街中間,路過的人都能看見;這個太偏,除非有人特意找來,不然很難有生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正說著,旁邊五金店的老板探出頭來,笑著打招呼:“小夥子,看鋪麵啊?這鋪麵空了快半年了,沒人願意租,太偏了!你們要是開木工鋪,不如去街中間看看,昨天我還看見有家35平的空出來,位置比這兒好多了!”
建國眼睛一亮,趕緊問:“大哥,您知道具體在哪兒嗎?”
“就在我斜對麵,超市旁邊,門臉刷著白漆,很好找!”五金店老板指了指方向,“房東是我朋友,人實在,租金好商量!”
謝過五金店老板,建國和建業趕緊往街中間趕。沒走幾步,就看見那家刷著白漆的鋪麵——門臉兩米五寬,旁邊是家五金店,斜對麵是家連鎖超市,門口人來人往,不少人買完東西會在附近逛一逛。建國推開門,裡麵亮堂堂的,陽光從大窗戶照進來,把地麵照得清清楚楚,沒有滲水痕跡,還自帶一個小隔間,正好能當倉庫。
“哥,這地方太好了!”建業激動地在裡麵轉了圈,“你看這窗戶,采光好,做木工活能看清細節;還有這個小隔間,放木料、工具正好,不怕丟!”
建國掏出卷尺,仔細量了尺寸:“長7米,寬5米,35平,正好。放一張大木工台,旁邊擺樣品,小隔間當倉庫,完美。”他走到門口,看了看周邊的環境——左邊五金店,以後買螺絲、合頁不用跑遠;右邊是家水果店,人流量大;斜對麵超市,買東西方便,不管是自己還是顧客,都方便。
沒過多久,房東就來了——是個五十多歲的大叔,穿著件灰色的工裝服,手裡拿著串鑰匙:“我這鋪麵之前是開服裝店的,老板回老家了才空出來。你們想做啥生意?”
“大叔,我們想開木工鋪,做定製家具、修修補補的活。”建國笑著說,“您這鋪麵位置好,采光也好,我們挺滿意的,就是租金能不能商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