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
除夕的清溪鎮安置區,雪停了。鉛灰色的雲層漸漸散開,一輪淺月掛在天際,把滿地白雪映得透亮,踩上去“咯吱”作響,像撒了層碎銀。林家小院的紅燈籠被夜風推得輕輕晃,紅春聯在月光下泛著暖光,橫批“家風傳家”四個大字,在皚皚白雪的映襯下,格外醒目。
客廳裡,鐵爐裡的炭火正旺,橘紅色的火苗舔著爐壁,把整間屋子烘得暖融融的。鬆木燃燒的清香混著臘味的醇厚、餃子餡的鮮香,纏在一起漫滿每個角落,連空氣裡都飄著團圓的甜。
趙秀蘭正站在灶台前忙活,鍋裡的臘豬蹄燉得咕嘟冒泡,湯汁濃稠得裹住骨頭,色澤紅亮;旁邊的蒸鍋冒著白汽,裡麵是林老太親手做的臘魚、臘雞,都是提前半個月醃好晾乾的,油光鋥亮。陳慧在旁邊打下手,幫著切蒜苔、剝蒜,動作麻利,額頭上滲著薄汗,卻笑得眉眼彎彎:“嫂子,你這臘豬蹄燉得也太香了,比我媽做的還入味!”
“你喜歡就多吃點。”趙秀蘭笑著掀開鍋蓋,一股熱氣帶著肉香撲麵而來,“這是你第一次在咱家過年,得讓你嘗嘗咱林家的年味。”
客廳裡,林建國正趴在八仙桌上對賬,手裡的計算器劈裡啪啦響個不停。桌上攤著家具廠和五金店的賬本,還有市區公寓的租金流水,他時不時在紙上畫圈標注,眉頭時而皺起時而舒展。建業坐在旁邊,手裡拿著五金店的訂單明細,時不時遞上一張單據:“哥,五金店這邊,線上訂單今年漲了三成,尤其是智能門鎖,下半年賣了150多套,明年可以多進點智能家居配件。”
“嗯,我看行。”林建國頭也沒抬,在賬本上記下數字,“家具廠這邊,市區那家連鎖民宿的長期訂單剛簽下來,明年上半年的產能得提前安排,再雇兩個熟練木工,把生產線擴一擴。”
林老太坐在藤椅上,手裡拿著個小簸箕,正給曉陽剝瓜子仁。曉陽趴在她腿上,手裡捧著重點高中的期末成績單,嘰嘰喳喳地說:“奶奶,我這次數學考了年級第二!班主任說,隻要保持這個勢頭,高考衝清北有希望!”
“哎喲,咱曉陽真能耐!”林老太笑得眼睛都眯成了縫,把剝好的瓜子仁倒進曉陽手裡,“以後可得繼續努力,奶奶等著給你辦升學宴。”
曉梅和周凱並肩坐在沙發上,手裡拿著平板電腦,正在看婚禮場地的圖片。周凱指著屏幕上的清溪公園:“開春桃花開的時候,我們就在這兒拍外景,既方便又好看,還能省不少錢。”
曉梅點點頭,眼裡滿是憧憬:“我跟媽說了,婚禮不用太鋪張,家常菜館就挺好,親戚朋友吃得舒心比啥都強。對了,我還想請李叔當證婚人,他現在踏實肯乾,還當上了保安隊長,正好給年輕人做個榜樣。”
正說著,院門外傳來一陣沉穩的腳步聲,接著是輕輕的敲門聲。趙秀蘭擦乾手去開門,門口站著的是李叔,穿著一身簇新的保安製服,手裡拎著個布包,臉上帶著憨厚的笑容:“建國,秀蘭,我來給你們拜年了!”
“李哥,快進來烤烤火!”林建國趕緊起身讓座,接過他手裡的布包,“外麵天寒地凍的,凍壞了吧?”
李叔搓著凍紅的手,坐在爐邊,從布包裡掏出一個紅本本:“建國,跟你報個喜!我今年評上‘優秀保安’了,這是獎狀,還有兩千塊獎金,特意來跟你分享分享。”
“真為你高興!”林建國拍著他的肩膀,眼裡滿是讚許,“這都是你踏實肯乾換來的,以後日子肯定越來越順。”
李叔不好意思地撓撓頭,又拿出一瓶白酒:“這是我用獎金買的,咱哥倆今天得喝兩杯。當年多虧你勸我,不然我現在還在瞎折騰,哪能有今天的日子。”
剛倒上酒,院門外又傳來敲門聲,這次是王三。他穿著件乾淨的棉服,頭發剪得利落,手裡拎著兩袋水果,還有一個厚厚的信封,眼神比之前亮堂了不少:“建國,我來給你和奶奶拜年。”
“進來坐。”林建國招呼他,心裡有點意外——王三自從在工地打工後,雖然偶爾會在小區碰到,但這麼正式地來拜年還是第一次。
王三坐在角落,雙手捧著信封,語氣誠懇:“建國,這是我這半年打工賺的五千塊錢,想請你幫忙轉交給養老院的我爸媽。之前我不孝,讓他們受了不少罪,現在我踏實賺錢了,以後每個月都會給他們寄生活費,等攢夠錢,就把他們接出來。”
林老太歎了口氣,拉著他的手:“知道悔改就好。做人啊,啥時候回頭都不晚,好好孝敬父母,比啥都強。”
王三重重地點頭,眼眶有點紅:“我記住了奶奶。以後我一定踏實乾活,再也不賭錢、不惹事了。”
就在這時,院門外又傳來一陣猶豫的腳步聲,張嬸探著頭站在門口,手裡拎著個竹籃,裡麵裝著幾個自己蒸的年糕,臉上帶著不自然的笑:“建國,秀蘭,我……我來給你們拜個年。”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客廳裡的熱鬨頓了一下。張嬸今年日子依舊不算順,女兒倩倩終於找了份超市收銀員的工作,卻還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兒子躲在外地還沒回來。她之前總說林家的酸話,現在主動上門,顯得格外局促。
“張嬸,快進來。”趙秀蘭笑著招呼,給她倒了杯熱茶,“外麵冷,喝杯茶暖暖身子。”
張嬸接過茶杯,雙手捧著,嘴唇動了動:“秀蘭,之前……之前是我不對,總說你們的閒話。現在看著你們日子過得這麼好,孩子們也懂事,我才算明白,日子是靠自己踏實過出來的。倩倩那孩子,還得麻煩曉梅多幫襯,有空教教她怎麼踏實乾活。”
曉梅笑著點頭:“張嬸,沒問題。倩倩要是有啥不懂的,隨時來找我,我跟她好好聊聊。”
張嬸放下心來,把年糕放在桌上:“這是我自己蒸的,不值錢,你們嘗嘗鮮。以後我也好好管教倩倩,讓她向曉梅學學,踏實過日子。”
送走張嬸,年夜飯才算正式開席。滿滿一桌子菜,燉得軟爛的臘豬蹄、油光鋥亮的臘魚、金黃酥脆的炸丸子、翠綠爽口的蒜苔炒肉,還有林老太蒸的甜糯年糕,每一道菜都透著濃濃的年味。
“來,咱舉杯!”林建國站起身,手裡的酒杯高高舉起,“今年,咱林家好事連連,總結起來就是‘家興業旺’四個字!家具廠全年淨利潤32萬,五金店22萬,市區公寓租金3.6萬,總資產突破750萬;曉梅和周凱訂了婚,建業和陳慧也即將大婚,曉陽學業進步,李哥、王三也都走上了正軌,這都是咱家風的功勞!”
他的目光掃過每個人的笑臉,聲音沉穩有力:“咱林家從清溪村到安置區,守著‘踏實、和睦、誠信’這三條根,不貪快錢、不鬨矛盾、不丟情義,日子才越過越紅火。新的一年,願咱家人繼續守著這份家風,平安健康,和和美美!”
“乾杯!”全家人都舉起杯子,清脆的碰撞聲在屋裡回蕩,窗外的煙花正好炸響,絢爛的火光映在每個人的臉上,暖融融的。
曉陽第一個乾掉杯子裡的果汁,興奮地說:“明年我要衝年級第一!還要幫陳慧姐打理五金店的線上客服,賺我的第一桶金!”
“我和陳慧明年結婚後,要把五金店的智能家居業務拓展到周邊鄉鎮,爭取淨利潤突破28萬。”建業握著陳慧的手,眼裡滿是乾勁。
曉梅笑著說:“我和周凱春天結婚後,我要考采購師資格證,周凱也打算拓展客戶資源,我們一起努力,多為家裡分擔。”
趙秀蘭給林老太夾了塊臘豬蹄:“媽,新的一年,您就安心享福,家具廠的後勤我來管,保證不讓你和建國操心。”
林老太看著眼前熱熱鬨鬨的一家人,眼裡閃著淚光,卻笑得合不攏嘴:“好,好!隻要咱家人心齊,守著家風,不管遇到啥坎,都能邁過去。媽祝你們,日子永遠像這炭火一樣,暖烘烘、旺騰騰的。”
餃子煮好了,熱氣騰騰地端上桌。曉陽咬了一口,突然喊起來:“我吃到硬幣了!”硬幣滾出來,叮當作響,全家人都笑著說“曉陽來年必行大運”;陳慧也吃到了硬幣,臉頰通紅,不好意思地低下頭;最後一枚硬幣被周凱吃到,林建國笑著拍他的肩膀:“這是咱林家的福氣,以後你可得好好待曉梅,把福氣延續下去。”
守歲的時候,一家人圍坐在爐邊,炭火劈啪作響。林建國給孩子們講起了當年在清溪村過年的艱難:“那時候家裡窮,過年隻能買兩斤肉,你奶奶把肉切成丁,包在餃子裡,讓我和你叔一人吃一個,她自己舍不得嘗一口。你爺爺總說,過日子就像添炭火,得一點點添,才能暖得久。”
“現在日子好了,可這道理不能忘。”林老太接過話頭,摸了摸曉陽的頭,“家風就像這爐底的火種,隻要保住了,不管外麵多冷,家裡都暖。你們以後不管走多遠,都得記得,踏實做人、和睦待人,才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周凱點點頭,語氣誠懇:“奶奶,我記住了。以後我和曉梅不管在城裡發展得再好,都會常回家看看,守著咱家的家風,踏實過日子。”
陳慧也說:“我會跟建業一起,把家風傳給我們的孩子,讓他知道,不貪不鬨、齊心和睦,日子才能長久紅火。”
淩晨十二點的鐘聲敲響,窗外的鞭炮聲達到了頂峰,煙花在夜空綻放,把安置區照得如同白晝。曉陽和曉梅跑到院子裡,點燃了早就準備好的煙花,絢爛的火光映著他們的笑臉,也映著林家小院的紅春聯。
林建國摟著趙秀蘭的肩膀,看著院裡的孩子們,又看了看身邊的母親、弟弟和弟媳,心裡滿是踏實和幸福。他知道,今年的豐收,不是靠運氣,而是靠一家人的齊心,靠代代相傳的家風。
新的一年,風雪已停,前路明亮。林家眾人會繼續堅守這份初心,踏實肯乾、和睦相處、誠信經營,讓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而那些曾經走偏的人,也在林家的影響下,慢慢找回了生活的方向,朝著安穩幸福的日子一步步努力。
月光灑在雪地上,亮得溫柔。林家小院的燈依舊亮著,溫暖的光芒穿透夜色,照亮了安置區的每一個角落,也照亮了所有人對來年的期盼——安穩、和睦、踏實,這便是最珍貴的幸福。
喜歡拆遷後,我家靠吃瓜暴富了請大家收藏:()拆遷後,我家靠吃瓜暴富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