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孩子,哭啥。”趙秀蘭幫她擦眼淚,自己也紅了眼眶,“以後好好過日子,跟周凱互相包容、互相體諒,彆讓我們操心就行。”
回家的路上,麵包車後座堆滿了大家買的綠植和裝飾品,曉陽抱著一盆多肉,興奮地說:“姐,以後我周末就去你家玩,還能幫你打理花草!”
“好啊,到時候姐給你做好吃的。”曉梅笑著說,心裡滿是踏實和幸福。
消息很快在安置區傳開了,鄰居們都來道喜。王奶奶拄著拐杖來林家,手裡拎著個布包,裡麵是給曉梅織的毛線毯:“姑娘,這毯子暖和,你鋪在新床上,祝你們日子紅紅火火。”
“謝謝王奶奶。”曉梅接過毛線毯,心裡暖融融的。
李叔也來了,穿著保安製服,手裡拿著個紅包:“建國,恭喜啊!曉梅找到了好歸宿,還買了這麼好的公寓,真是雙喜臨門。這紅包你們收下,買點家具用。”
“李哥,這錢我們不能要。”林建國趕緊推辭,“你賺錢也不容易,留著給孩子用。”
“你要是不收,就是看不起我。”李叔把紅包塞到曉梅手裡,“當年我糊塗,多虧你勸我,現在我日子好了,這點心意你們必須收下。”
曉梅沒辦法,隻好收下,心裡滿是感激。
張嬸也來了,穿著件花哨的棉襖,手裡拎著個水果籃,臉上堆著笑,眼神卻有點不自在:“建國,秀蘭,恭喜啊!曉梅真有福氣,嫁了個好對象,還買了市區的公寓,真是讓人羨慕。”
“謝謝張嬸。”趙秀蘭笑著招呼她坐下,“都是孩子自己爭氣,我們就是幫襯一把。”
“幫襯一把?這可是120萬的公寓,可不是小數目。”張嬸撇了撇嘴,語氣裡帶著酸意,“我聽說這公寓離曉梅單位特彆近,樓下就是地鐵站,真是風水寶地。不像我家倩倩,連個對象都沒有,更彆說買房了。”
“倩倩挺好的,隻是緣分沒到。”趙秀蘭笑著說,“以後有合適的,我們幫著留意。”
張嬸沒再多說,坐了會兒就走了。曉梅看著她的背影,小聲說:“媽,張嬸好像有點不高興。”
“彆管她。”趙秀蘭笑著說,“她就是羨慕,嘴長在她身上,愛說啥說啥,咱過好自己的日子就行。”
接下來的日子裡,大家開始忙著裝修公寓。林建國親自設計裝修方案,堅持“簡約實用”的風格,客廳刷淺灰色乳膠漆,耐臟又顯大;臥室做整體衣櫃,儲物空間充足;陽台留了個小書桌,方便曉梅偶爾辦公。他還特意給廚房裝了個小吧台,滿足曉梅和周凱的小願望。
建業和陳慧負責采購裝修材料,跑遍了市區的建材市場,貨比三家,既保證質量又節省開支。趙秀蘭則忙著給曉梅做嫁妝,縫了兩床大紅的被子,上麵繡著“百年好合”的字樣,還買了鍋碗瓢盆、床上用品,把公寓布置得溫馨又實用。
林老太也沒閒著,每天給大家煮綠豆湯、酸梅湯,送到裝修工地,還時不時叮囑工人:“慢著點,彆著急,質量第一。”
曉陽周末也跟著去幫忙,給工人遞工具、打掃衛生,累得滿頭大汗卻不亦樂乎:“姐,你的新家真好看,以後我要經常來住!”
裝修完工那天,全家人都去了公寓。看著煥然一新的屋子,淺灰色的客廳、溫馨的臥室、實用的廚房,每個人都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周凱拉著曉梅的手,眼裡滿是愛意:“曉梅,以後這就是我們的家了,我會好好對你,讓你永遠幸福。”
曉梅點點頭,眼裡閃著幸福的淚光:“嗯,以後我們一起把家打理好,常回家看看爸媽和奶奶。”
林建國看著眼前的小兩口,心裡滿是欣慰:“曉梅,周凱,這房子是爸媽的心意,也是咱林家的家風傳承——踏實做人、和睦待人、互相包容。以後你們要像我們一樣,把日子過得安穩、紅火,把這份家風傳下去。”
“我們記住了,爸!”曉梅和周凱異口同聲地說。
夕陽西下,金色的陽光透過公寓的窗戶,灑在地板上,暖融融的。全家人圍坐在客廳裡,聊著天、規劃著未來,笑聲、說話聲交織在一起,構成了最溫馨的畫麵。
這套市區的公寓,不僅是曉梅和周凱的婚房,更是林家家風的見證——不慕虛榮、實用為本、家人和睦。它像一盞明燈,照亮了小兩口未來的路,也讓林家的幸福,在市區和清溪鎮之間,架起了一座溫暖的橋梁。而這份踏實與關愛,會像春風一樣,滋養著每個人的心田,讓日子越過越紅火。
喜歡拆遷後,我家靠吃瓜暴富了請大家收藏:()拆遷後,我家靠吃瓜暴富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