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得到了俞子傑會幫助自己一家人在港島城立足、發展的承諾,陳德賢的心情立時大好起來。
大柵欄“雪茹綢緞莊”的鋪麵和後麵的小院子都是陳德賢買下來的,所以俞子傑又給他出了一個損招。等明年公私合營的時候,店鋪經營權交出去都無所謂,但房子的產權一定不要參與合股,地契和房契都必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
在今後的幾十年裡,大柵欄這一片一直都是京都城最繁華的商業中心之一。等旅遊大潮興起之後,這裡更是所有外地遊客來京都城後必到的打卡地,每天都是遊人如織,商業鋪麵真的是寸土寸金。
在俞子傑的親力扶持之下,陳德賢有極大的可能會坐上亞洲服飾大王的寶座,到了80年代內地開始“改開”的時候,他必然會成為各地政府招商引資的重點對象。
到時候如果陳德賢拿出大柵欄的地契和房契,要求京都城方麵歸還鋪麵並付清前麵數十年的房租,哈哈,那會是怎麼樣的一番景象呢?俞子傑想想都差點兒忍不住笑出聲來。
到了中午的飯點兒,大家都不想出去吃。大柵欄這一片兒除了幾個小飯館兒之外,還真沒什麼叫得上名號的大館子。上一世那些打著“正宗老北京”招牌的網紅餐廳,基本上就沒有一家是正宗的老字號。
於是陳德賢打電話叫了“萃華樓”的外賣。不得不說,這年月的飯館老板們真是為顧客們考慮得非常周到。所有的外賣菜品都裝在特製的食盒裡,由店裡的跑腿夥計以最快的速度送到客人手上,菜品的色、香、味和溫度都和剛出鍋的沒太大區彆。
“萃華樓”脫胎於京都城著名的八大樓之一的“東興樓”,並且善於推陳出新,堪稱京都城魯味飯館兒裡麵的翹楚。他們烹製的清湯燕菜、燴烏魚蛋、芙蓉雞片、糟溜魚片、醬爆雞丁、蔥燒海參、乾煎鱖魚、油燜大蝦等菜肴及四喜蒸餃、三鮮燒麥等麵點頗有山東風味特色,道道菜都是色香味俱全,非常符合俞子傑的口味。
其中芙蓉菜是魯味飯館兒的拿手技藝,而萃華樓的技藝尤其高超。它的芙蓉雞片,是用搗成肉泥的嫩雞胸脯肉、魚肉,再加雞蛋清烹製而成,這道菜外觀雪白漂亮,品嘗起來嫩軟似豆腐,清香鮮嫩,美味可口,不愧被眾多食客們讚譽為“不見雞片,勝似雞片”。
陳德賢拿出了兩瓶他珍藏多年的“杏花村”老酒,倒進杯子裡,酒液呈現出淡淡的黃色,喝進嘴之後,口感醇厚,清冽中微微帶著一絲甘甜,滿口留香。
好酒配好菜,在座的也沒有外人,俞子傑於是掄圓了筷子,大口吃菜,大口喝酒,真真正正的當了一回饕餮之徒。
酒足飯飽之後,俞子傑就向陳德賢父女倆告辭,當聽說他近期內就要返回滬海,陳雪茹十分的不舍,小嘴兒又翹起老高。直到俞子傑再三保證,最多不超過兩個月就回來找她,小丫頭才又回嗔作喜。
回程途中,俞子傑順道逛了逛大柵欄,正好選點小禮物給老爺子他們帶回去。京都城人都說,逛大柵欄有“三大必買”“瑞蚨祥”的綢緞,“內聯升”的布鞋和“張一元”的茉莉花茶。
對於綢緞和茉莉花茶俞子傑都不感興趣。俞家的商業網絡遍及江南幾省,根本不缺上等的綢緞,他上次清空了俞家花園的地下寶庫後,家裡麵還有滿滿兩間屋子的上等絲綢和精美繡品,再買回去也是多餘。
“張一元”的茉莉花茶雖然廣受大眾的喜愛,但俞子傑上一世就從來不喝。他始終認為,喝茶品的就是茶葉本身的香氣和味道,如果再強行加入茉莉花的香味,不管工藝技術有多高超,都會破壞茶葉原本的口感和味道,純屬畫蛇添足。再多囉嗦一句,很多穿越到四九城的主角都動不動就要喝“高沫”,可那實際上就是茶葉行清理倉庫的時候掃出來的碎茶葉底子,真不是啥正經玩意兒)。
唯獨是“內聯升”的布鞋,能夠入俞子傑的法眼。這些布鞋用的都是手工納製的千層底,穿起來不但走路輕快,而且乾爽不汗腳,對於早已經不懼寒暑的他來說,一年四季都不失為最佳的選擇。
除了給自己買鞋之外,俞子傑也幫爺爺奶奶挑了幾雙。加上已經放進空間裡的“月盛齋”點心,雖然總共也沒花幾個錢,但總歸是對老人們的一片孝心。
喜歡年代,世家少爺自逍遙請大家收藏:()年代,世家少爺自逍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