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 誰給鍋底下那把火_我靠九陽神功橫推武當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我靠九陽神功橫推武當 > 第582章 誰給鍋底下那把火

第582章 誰給鍋底下那把火(2 / 2)

她低聲對李三耳說:“明日召集所有還能走動的信使。我們要設一個會——不許說話,不準點燈,隻用手、用火、用土裡埋著的老規矩。”

風穿過窯洞,吹動簷角一串銅鈴。

叮——叮——叮——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三聲短響,清晰入骨。

遠處山坳,似有回音輕輕應和。第40章誰給鍋底下那把火續)

廢窯深處,風如鬼語,在斷壁殘垣間遊走。

林晚兒立於中央,背靠一堵燒裂的灶牆,麵前是十二雙沉默卻灼熱的眼睛——來自各村的信使、老廚、啞工、孤寡婦人,甚至還有個裹著破布的孩童,手裡攥著半截炭筆。

他們不是江湖名宿,也不是明教高手,卻是這亂世中唯一還敢點火的人。

沈啞子坐在角落石墩上,雙手攤開,動作緩慢而沉穩。

他不能言,耳亦不聞,但十指翻飛如織,每一劃都帶著三十載修灶的重量。

林晚兒站在他身側,替他翻譯手勢,聲音壓得極低,卻字字入骨:“從今往後,每座同心灶,設雙火位——明灶炊飯,養人;暗灶藏火種,續命。”

眾人屏息。

“信息不落紙。”她頓了頓,目光掃過那些曾因傳書被擒、家破人亡的臉,“刻在鍋底,埋進灶心。樵夫路過,順手一抹灰,便知何處有險;乞丐討飯,碗底觸到刻痕,便是令下。”

有人低頭摩挲手中鐵鍋,仿佛已聽見那無聲的命令在金屬上爬行。

李三耳忽然起身,竹杖輕敲地麵三下,隨即張口,唱出一段古怪謠曲,調子荒腔走板,像老嫗哄嬰,又似村漢醉酒:

“米要三翻,鹽莫早加;

若見白汽,快換黑茶。

雞鳴不揭蓋,狗吠莫添柴;

東屋粥未熟,西街鼓先埋。”

唱罷,全場靜默。

片刻後,一位賣漿婆婆猛地抬頭,眼中精光一閃——她聽懂了。

這不是菜譜,是警訊:若飯香異常,則敵將至;若煙火反常,則哨已換。

韓九姑盤膝而坐,指尖輕撫《灶脈圖》,絲線隨呼吸微顫。

她雖不見,卻似看得最遠。

當李三耳收聲,她忽然抬手,在空中虛畫一道弧線:“西南一線,氣滯如瘀……有人在堵脈。”

林晚兒心頭一凜。

她知道,這張網才剛接上頭幾根線,敵人已在動手封殺。

就在此時——

咚、咚、咚、咚……咚、咚、咚。

七聲鍋響,自北而來,隔山越嶺,清晰可辨。

節奏短促錯落,三急兩緩,正是當年阿青獨創的“飛鷹歸巢令”。

所有人的手都停住了。

那是回應,也是召喚。

七座未燃的同心灶,並未失聯。

它們在等一個信號。

林晚兒緩緩閉眼,掌心貼上胸口那枚合金螺絲。

它還在發燙,像是體內有火在燒。

散會之後,夜更深了。

她獨自穿過荒嶺,腳踩碎石,寒露浸透鞋底。

山勢陡峭處,忽見崖下堆積如山的鐵片——全是砸爛的灶具,有的扭曲成環,有的熔成焦塊,像是被刻意焚毀示眾。

她躍下陡坡,蹲在一具破碎的爐膛前。

手指拂去鏽渣,忽覺內壁異樣。

借月光細看,一塊殘片內側刻著極小銘文,幾乎被歲月磨平:

“乙巳·試一號”

她的呼吸驟然停滯。

那是她童年炊舍的編號。

母親親手壘的第一口試驗灶,用來熬製能解毒的酸粥,曾救過上百流民性命。

後來炊舍被焚,家人離散,她以為一切早已化為灰燼。

可這碎片……分明是從原址掘出,又被運至此地銷毀。

是誰?為什麼要毀它?又為何留下這一絲痕跡?

風冷如刀,割麵不休。

她抱緊雙臂,忽然想起什麼,連夜趕回村中,支起一口小鍋,淘米、注水、點火。

攪動木勺時,依著母親舊法,三圈順攪,一圈逆回,嘴裡無意識哼出一段久遠的謠曲——

“月照鍋邊雪,風送甑裡煙……

一聲莫七起,萬灶共森然……”

唱到中途,鍋底突地一震。

不是火旺,不是水沸。

那震動自地下傳來,順著灶基攀上鍋身,竟與她的歌聲形成共鳴,仿佛另一口鍋正在遙遠之地,同頻應和。

她猛然住手,勺落水中。

山穀深處,一縷極淡的炊煙,正緩緩升起,融進夜霧,像一道蘇醒的魂。

喜歡我靠九陽神功橫推武當請大家收藏:()我靠九陽神功橫推武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