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這場家宴其樂融融。
李元青也知曉了劉曉麗當年在江城劇團的許多有趣過往。
但這些老同事並不是前來為劉奕菲編舞。
他們在江城有正式編製,請假雖然方便,可為了前同事的女兒,連請一兩個月的假,總會惹來一些非議。
更何況,年底了,劇團各項工作也很忙,他們也需要到處去參與彙演,真沒空替劉奕菲編舞。
不過,他們既然願意來北京敘舊做客,就說明他們想到了完美的應對之策。
那就是推薦一位在北京教舞蹈的資深舞者,對方就在北京教書和生活,有時間也方便隨時跟進。
李元青好奇問道。
“請問,你們推薦的人是誰呢?”
“小李導,你有所不知。
其實曉麗聯係我們,完全是舍近求遠。
在北京舞蹈學院就有專門的編導係,這裡麵任職的教授老師,個個是編舞方麵的大拿。
請他們出山,比請我們來北京要更靠譜。”
接著,劉曉麗這些同事們就開始如數家珍介紹他們能聯係上的北舞老師們。
趙繼剛、殷梅...
“趙老師現在是總政的宣傳副部長,級彆很高,估計你們請不來。
找殷梅吧,她現在是北舞的客座教授。
而且,她的編舞理念和小李導寫的歌比較契合。”
眾人一致點頭同意。
劉曉麗在一旁沉思良久,最後也同意了這個建議,找殷梅老師最為合適。
李元青和劉奕菲在一旁插不上話,但心裡的疑問卻久久難消。
為什麼說這位殷梅老師的風格契合歌曲呢?
直到這場家宴圓滿結束,劉曉麗一一將老同事們送回酒店,才終於有機會向李元青解釋一番。
“我沒接觸過殷梅,不過她一些事跡和理論我還是聽聞過。
她早年間致力於探索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現代意識與舞的交融。
她關心的主題創作大部分與想象力、創造性、人文精神領域的空間有關。
聽說,她成功運用中國精神引導方法和空間布局原理發展出自己的一套舞蹈風格,成為西方舞蹈劇院的主要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