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青詢問了唐燕的意見。
要不要在他離開劇組之前給那些人一點教訓?
“我是整個項目的金主。
真讓她們遭點殃輕輕鬆鬆,她們也隻能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唐燕搖搖頭。
“我最多還有兩三天就殺青了。
做這些也沒有意義。”
唐燕更擔心,自己剛出道會不會因為這件事落個惡名。
李元青恨鐵不成鋼。
劉奕菲倒是很理解唐燕。
她們都不是想給自己惹麻煩的人。
劉奕菲也突然理解李元青為什麼不讓她接《金粉世家》。
以自己的水平和性格。
在劇組小社會裡怕是也會和唐燕一樣,受到其他人的排擠。
李元青還是在《天下第一》劇組待到了唐燕殺青。
這期間,李元青拉著王晶一塊接受采訪,為《天下第一》熱度造勢。
國內娛樂圈真的對李元青太好奇了。
因為距離太遠,加上他本人以及公司蒸蒸日上,能給他安的頭銜、編的故事實在太多了。
有人說他從小天賦非凡,去李元青的母校詢問老師和同學,大部分都給了非常正麵的評價。
家教不錯,才思敏捷。
去永泰酒店找老員工,個個都誇李家小公子一表人才,老板一家家庭和睦,為子女教育付出很多。
李元青回國後看了一眼這些報紙文章,真覺得這些記者沒有水平。
無論老師、同學還是老員工。
誰會莫名其妙得罪他呢?
可不得儘撿好聽的說?
加上國內重視孩子教育的風氣。
真有不少家長把這些文章信以為真,將他塑造成“彆人家的孩子”。
一傳十,十傳百。
連李元青都不禁想問。
“我小時候真有這麼厲害?”
當然,他內心十分清楚。
如果沒有那次意外以及增加的記憶,他也頂多是個受良好教育的富二代。
所以,當記者因好奇李元青的信息而偏離此次采訪時。
李元青總會把節奏拉回來。
“我的童年絕沒有你們想象中那麼傳奇。
你們不要幻想和編造我的過往。
我在國內就是安安分分讀書,連三好學生都沒拿幾個。
如果我有上清北的實力。
我就沒必要涉足娛樂圈了。
我們今天就聊《天下第一》,武俠劇就好。”
記者不甘的重回正題。
“為什麼青奕公司第一部影視劇會是武俠?
應該還有很多題材可供選擇吧。”
李元青搖搖頭。
“其實沒有。
拍正劇,青奕公司暫時湊不出一堆真正的專家。
拍偶像,比拚不過棒子、灣灣。
還有被禁的風險。
戲說武俠,既有受眾能賺錢,情節設定超出點範疇也能被接受。”
“既然非要拍武俠,為何不去拍金庸、古龍的小說。
那些故事,受眾更廣吧。”
“對,拍金庸古龍等人的故事,風險會更小。
可那些故事已經翻拍了很多遍。
要想拍出新意,需要認真打磨。
對演員要精挑細選,讓觀眾滿意。
這份工作量不是兩三個月就能開機。”
剛說完,李元青轉頭安撫王晶。
“王導的團隊當然也很專業,可我們之間的合作期限不長,強行上馬金庸劇,不符合我們當前的利益。”
王晶笑笑沒說話。
他們雙方的利益訴求很明確。
賺錢。
以最快的速度賺錢。
真要是和張繼中那般,光《天龍八部》選角就折騰半年以上,開拍後估計又要拍五六個月,一年時間儘折騰一部作品。
王晶絕對不會讓團隊接這項任務。
青奕也不會開啟這個項目。
所以,《天下第一》這種相對“快餐式”拍攝是最優解。
“看來李導很關心金庸劇,想必對張繼中正在籌拍的《天龍八部》有所耳聞。
你對選角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