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昭剛從山西回來,他對寧昊很欣賞。
“寧昊有水平,在學校學的基礎課程很紮實。
他女朋友還會寫故事,兩人珠聯璧合。
要是利用好了,能成為青奕公司發展助力。”
“你打算怎麼利用?
簽約嗎?”
張昭搖搖頭。
“他女朋友邢愛娜對簽約有興趣,但寧昊本人似乎不太願意。
而且這個人腦子很軸。
我一直在用你對未來的判斷,給他做工作,希望他能去拍商業片。
結果寧昊反應很大,他聯合田導想要堅守文藝底線。”
“那他女朋友呢?
也是這個想法?”
“不是,她女朋友已經在寫商業片本子了。
野心還不小,想要搞蓋裡奇風格,多線敘述。
就是太粗糙,也沒有什麼幽默感。
我答應了邢愛娜,隻要她能把這個劇本完善,青奕公司願意獎勵她十萬!
真要是準備拍,青奕公司也可以投資。”
李元青頻頻點頭。
“你做的很對。
還是要用物質激勵。
邢愛娜若是心動,一定能勸服寧昊。”
張昭輕歎口氣道。
“國內能拍商業片的人才還是太少。
咱們的教育體係也沒有專門培養這方麵人才。
田導能和寧昊站一塊,已經說明了問題。”
李元青倒是沒有這麼沮喪。
人才到處是,他們缺乏機會而已。
未來計劃多實施幾年,一定可以挖出足夠多的電影人才。
“你不用太擔心電影。
現在挖出了人才,市場也容納不了這些沒有名氣的年輕人。
我這次想跟你聊聊選秀綜藝。”
李元青從去年美利堅爆火的《美國偶像》開始說起,還聊到香江曾經的一些音樂選秀節目。
“我最近和張國戎、梅豔芳都有接觸,他們的黃金年代,香江也是選秀節目遍地。
包括梅豔芳自己,就是新秀歌手大賽冠軍出道。
我始終認為,草根明星有天然的觀眾緣。
他們就是從普通大眾中脫穎而出。
觀眾能從他們身上看見自己的影子。
看到和自己差不多模樣的人站上舞台,既有趣又勵誌,這種節目運營好了,收視率肯定不低!
我們作為製作方,能和電視台談條件,也能通過賣廣告位,賺的盆滿缽滿。”
張昭低頭沉思。
這個領域,他還真是一點都不熟悉。
包括去年的《美國偶像》。
張昭完全沒有了解。
“你等我調研一番再給你結論好嗎?”
“可以,我打聽到一件事。
國內有人注意到了《美國偶像》,最快今年就會推出咱們自己的選秀真人檔。
你能以其為樣本,仔細學習。”
“你是說哪家電視台?”
“湖南電視台。”
“真的假的?
一點風聲都沒聽見過。”
按道理,這種敢在圈內第一個吃螃蟹的消息應該傳播的很快才對,怎麼自己在國內一點消息沒聽見,李元青長期在美利堅待著反而比自己更早知道,難道李元青在國內還組織了另外一套消息網?
李元青稍稍解釋一番。
“掌握消息,把握動向除了看國內組織發的通告,行業內傳播的消息以外,也要從人事任命中窺見關鍵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