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戀筆記本》注定不會殺入六月票房黑馬行列。
這種純愛電影講究細水流長。
不過。
因為李元青的原因。
這部電影竟然被華國當成批片買進了。
直到真有國內工作人員飄洋過海來crysta影業簽署購片合同。
李元青才知道《戀戀筆記本》竟然還牽涉到華國電影市場的一些變革。
首先是市場急需回血。
大事件的影響波及整個行業上下遊。
國內影院已經有好幾個月沒有認真吃肉。
許多引進片、合拍片都堆積在下半年。
現在就是要靠數量和多種電影門類把觀眾吸引回電影院。
《戀戀筆記本》相比於《黑客帝國》係列,成本雖小,宣傳不大。
可它是愛情門類,能夠滿足戀愛群體的觀影需求。
並且,它還比《宿醉》等電影“乾淨”。
審核壓力幾乎等於零。
購片主任雖然不認可電影中表達的“純愛”,可架不住國內那些小年輕喜歡趕時髦。
“李導,你覺得《戀戀筆記本》什麼時候在國內上映比較合適?”
李元青搖搖頭。
“我預測不了。
儘早上映吧,畢竟你們花了十萬美金。
回本壓力也是有的。”
購片主任沒放在心上,他也是知道實際情況的。
國內目前還沒有該電影的盜版。
原因自然不是因為盜版商尊重李元青。
而是因為《戀戀筆記本》沒有同步登陸香江和灣灣。
兩地的封控對市場的影響尚在。
crysta影業主動選擇在北美之外的地區延遲上映。
避開同樣延遲上映的《黑客帝國》係列。
另外,李元青從購片主任的話裡了解到另一件足以影響華國電影市場的大事!
那就是無數影視公司羨慕乃至垂涎的進口權。
在上級的安排下。
一分為二!
上影等老牌影視公司對中影發起了悍然攻擊。
大家都是半死不活,很多製片廠賬上早就沒錢了。
包括上影。
集團董事長被底下員工堵在辦公室拍桌子。
再不發工資,他們就要往上告!
類似的怨念積壓成不滿。
抗議中影能夠仗著獨一無二的進口權實現旱澇保收。
韓三屏在這場博弈中都不算什麼重要角色。
最終,為了走向更徹底的市場化。
進口體製開始鬆動,電影項目審批、發行、製作等方麵,都在以前所未有的步伐進行革新。
當然,上級不會因為下級的逼迫而妥協。
進口權確實不能一家獨大。
但徹底放開也不可能,上影分庭抗禮的願望也不切實際。
於是。
華夏電影應運而生!
19家國有電影單位參股組建,和中影一起分潤進口發行。
購片主任明確表示道。
“李導,《戀戀筆記本》會是華夏電影第一批發行的電影之一。”
“能參與這麼重大的改革,倒是我們的榮幸了。”
送走購片工作人員沒幾天。
張昭帶給了李元青一個新消息。
“內地和香江的協議談妥了。
明年一月一號開始正式實行!”
《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內容涵蓋很廣。
電影市場隻是其中之一。
很多政策要從長遠來看。
內地的開放不是單項對美。
引入香江的人才、先進經驗等都是當下最正確的安排!
“這項安排肯定會吸引大批香江電影人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