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旗大隊大棚蔬菜的成功和冬獵的傳奇故事,如同長了翅膀,迅速傳遍了周邊縣市!
尤其是沈棠的名字和她那神奇的“虎家”,
更是成了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
省報的記者聞風而動!
一篇題為《紅旗大隊的春天:知青沈棠與她的“虎家”創造冬日奇跡》的長篇通訊,
占據了頭版頭條!
詳細報道了沈棠如何在洪水過後帶領紅旗大隊重建家園,
如何引進大棚技術種植反季節蔬菜,如何改良農具、引進“鐵牛”犁地機,如何在冬獵中指揮“虎家”擊斃野豬,
以及大棚蔬菜帶來的巨大經濟效益!
文章配上了沈棠在大棚裡指導社員的照片,
以及雷霆、雲朵、雪寶在打穀場上的威武照片,照片上雪寶還叼著它的“功勳猛獸”銅牌!
這篇報道如同在平靜的湖麵投下了一顆巨石!瞬間激起了千層浪!
“我的天!冬天種出這麼多菜?還賣到軍區了?”
“指揮老虎打獵?還打死了大野豬?真的假的?”
“紅旗大隊?那個窮得叮當響的紅旗大隊?現在這麼富了?”
“沈棠?這姑娘…神了!”
一時間,“紅旗大隊”、“沈棠”、“大棚蔬菜”、“會打獵的老虎”成了最熱門的話題!
緊接著,省廣播電台也播出了專題報道!
沈棠那清亮平靜的聲音通過電波傳遍千家萬戶,講述著紅旗大隊的奮鬥曆程和“科技興農”的經驗,當然,隱去了靈泉水的秘密。
省裡更是將紅旗大隊樹為“生產自救、科技興農”的典型!
號召全省學習“紅旗經驗”、“沈棠精神”!
於是,一場規模空前的“取經”熱潮開始了!
從報道發出的第二天起,紅旗大隊的村口就熱鬨非凡!
一輛輛沾滿泥濘的吉普車、拖拉機、甚至還有騎著自行車、步行而來的隊伍,絡繹不絕!
他們來自全省各地,甚至鄰省!有縣裡的領導、公社的乾部、生產隊的隊長、農技站的專家、還有慕名而來的知青…
他們的目標隻有一個——紅旗大隊!沈棠!大棚蔬菜!還有那傳說中的“虎家”!
“趙隊長!我們是紅星公社的!來學習大棚技術!”
“沈知青!我們是東風農場的!想請教一下蔬菜種植經驗!”
“趙隊長!能讓我們看看那台‘鐵牛’犁地機嗎?”
“沈知青!那…那老虎…我們能看看嗎?遠遠的看看就行!”
趙建國和沈棠一下子成了最忙碌的人!
趙建國負責接待各級領導,介紹紅旗大隊的整體情況。
沈棠則成了“技術總監”,每天都要接待好幾撥“取經團”,帶他們參觀大棚,講解種植技術、溫度控製、病蟲害防治…一遍又一遍,不厭其煩。
大棚區裡,人頭攢動。沈棠被圍在中間,耐心地解答著各種問題:
“沈知青!這塑料薄膜…選多厚的合適?”
“沈知青!冬天怎麼保溫?光靠草簾子夠嗎?”
“沈知青!這菜籽…是哪裡買的?能賣給我們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