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禮結束後,基地的生活逐漸回歸正軌,但犧牲帶來的悲痛和震撼遠未平息。
數日後,一場範圍較小但級彆更高的表彰大會在基地禮堂舉行。
總部首長親自出席,宣讀了由最高軍事機關簽署的嘉獎令和立功命令:
“軒轅”特戰隊集體記一等功!授予“忠誠使命尖刀連”榮譽稱號!
“夜鶯”行動組集體記一等功!
隊長陸錚,指揮果斷,身先士卒,戰績卓著,記個人一等功!由大校軍銜提前晉升為少將軍銜!
副隊長山狼、分隊長鐵砧…等所有犧牲烈士,全部追記個人一等功!
追授“戰鬥英雄”榮譽稱號!
隊員鷂子、猴子、大熊、秀才…等所有參戰人員,根據戰功,分彆記個人一等功或二等功!
特彆表彰沈棠高級顧問!
她研發的“金烏”高溫合金、“生命之源”藥劑以及新型單兵作戰係統,
在此次行動中發揮了決定性作用,
極大提升了部隊戰鬥力並減少了傷亡,為任務成功立下不可替代的卓越功勳!
記個人特等功!授予“國防科技卓越貢獻獎章”!
沉甸甸的軍功章和鮮紅的證書,
頒發到每一位功臣手中。
對於犧牲的烈士,功章和證書由首長們鄭重地交到他們親屬顫抖的手中。
禮堂內掌聲雷動,經久不息。
這掌聲,是對英雄的致敬,對犧牲的緬懷,也是對卓越貢獻的認可。
陸錚捧著那枚沉重的一等功勳章,感覺它重逾千斤。
這不僅是榮譽,更是責任,是七位戰友用生命換來的托付。
他看向身旁的沈棠,她捧著那枚罕見的“特等功”獎章,眼神複雜,既有欣慰,也有沉重。她知道,這份榮譽的背後,是前線將士的浴血奮戰。
表彰大會後,基地組織了長時間的心理疏導和休整。
戰士們需要時間從慘烈的戰鬥和失去戰友的陰影中走出來。
陸錚和沈棠的生活也暫時恢複了平靜。
夜晚,兩人常常並肩坐在小院的石階上,望著星空,久久無言。有時,陸錚會緊緊抱住沈棠,仿佛要從她身上汲取溫暖和力量。沈棠則默默地陪伴著他,用無聲的溫柔撫平他心中的創傷。
後山的雷霆似乎也感知到氣氛的凝重,變得安靜了許多,常常隻是默默地陪在他們身邊。
一天傍晚,李副部長和康複後的三位老專家一起來到小院拜訪。
李教授緊緊握著陸錚和沈棠的手,
老淚縱橫:“陸將軍,沈教授,謝謝你們…謝謝那些孩子們…我們這把老骨頭…值不了那麼多…”
陸錚鄭重回禮:“李教授,你們是國家的瑰寶。守護你們,就是守護國家的未來。這是我們的職責和榮耀。”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
犧牲帶來的悲痛無法磨滅,但使命仍在繼續。
這是一個陽光明媚的周六上午。
軍區大院的服務社外格外熱鬨。
據說有一批難得的南方水果橘子、新到的的確良布料和緊俏的糖果餅乾到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