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部關於內部安全審查的決定,
像一塊投入平靜湖麵的石頭,在大院各部門引起了不同程度的漣漪。
雖然公開說法是“響應上級號召,
加強日常保密教育,提升全員安全意識”,
但一些嗅覺靈敏的人還是從中察覺到了一絲不尋常的緊張氣息。
研究院率先行動。
劉所長召開了全體人員大會,
表情嚴肅地宣讀了上級指示,
要求各課題組重新梳理涉密文檔的管理流程,對實驗室、資料室的進出人員進行更嚴格的登記,
並組織學習新下發的《保密守則補充條例》。
會場裡鴉雀無聲,不少人麵麵相覷,私下交換著疑惑的眼神。
沈棠注意到,周曉芸坐在後勤處人員的區域,
低著頭認真做著筆記,偶爾抬頭看向講台,
眼神清澈,帶著恰到好處的專注,看不出任何異樣。
後勤處的動員會則顯得稍微鬆散一些。
處長照本宣科地念完文件,強調了幾句“提高警惕、防微杜漸”的老生常談。
底下職工們有的打哈欠,有的交頭接耳,顯然沒太當回事。
周曉芸坐在人群中,和旁邊的女工低聲說笑了一句,似乎在調侃處長的官樣文章,表現自然。
隨後,由保衛處和乾部科聯合組成的審查小組開始低調運作。
他們以“談心”、“了解思想動態”、“完善人事檔案”等名義,分批約談關鍵崗位的人員。
談話內容看似隨意,涉及工作經曆、家庭情況、社會關係、對當前形勢的看法等,但問題的指向性和細節追問,讓一些被談話者感到了壓力。
這些動靜,不可避免地引起了一些猜測和議論。食堂裡、服務社排隊時,人們交頭接耳:
“聽說了嗎?保衛處找老張談話了,談了兩個多小時!”
“是不是出什麼事了?怎麼突然搞這麼大陣仗?”
“誰知道呢,反正咱們身正不怕影子斜,配合調查就是了。”
然而,處於風暴眼中心的周曉芸,卻似乎絲毫沒有受到影響。
她依舊每天準時上下班,工作積極,笑容燦爛。
該訓練時訓練,
該參加集體活動時參加,
甚至還在後勤處組織的文藝晚會上表演了一個小節目,贏得了滿堂彩。
她與審查小組的成員碰麵時,也會禮貌地打招呼,態度坦然。
這種“正常”,在知情者看來,愈發顯得高深莫測。
後山的拉網式搜捕行動在嚴格保密下緊張進行。
偵察排的戰士們分成幾個小組,帶著軍犬,對以趙建國墜崖處為中心的大片區域進行了地毯式搜索。
山路崎嶇,林木茂密,搜索難度極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