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領袖的重托和前所未有的使命感,
沈棠和陸錚離開了密室。
一場遠比“利劍”項目更加宏大、影響更深遠的秘密行動,就此拉開序幕。
回到基地,
“利劍”項目組依然籠罩在“技術瓶頸”的煙霧中。
老周、老吳等人雖然鬱悶,但也隻能繼續“夯實基礎”。
而沈棠和一批新抽調來的、經過嚴格審查的電子、計算機、通信等方麵的專家,則悄然轉入了一個新的、戒備更加森嚴的基地,
開始了代號“長城”的絕密攻關。
他們的首要任務,
就是等待通過特殊渠道獲得的國外先進計算機和傳感設備,
並開始研究如何在這些“洋機器”的基礎上,
植入中國人自己的“大腦”和“眼睛”。
沈棠知道,這條路同樣布滿荊棘,但方向已經明確,剩下的,就是全力以赴。
而這一切,
都隱藏在“利劍”項目“遭遇瓶頸”的表象之下。
“掌櫃”和他的同夥或許正在暗中竊喜,
卻不知,一張基於更高科技手段的天羅地網,
正以他們無法理解的方式,悄然向他們籠罩過來。
真正的較量,進入了全新的維度。
“長城”計劃在最高層的直接推動下,
以極高的效率和保密級彆運轉起來。
通過特殊的貿易渠道,
以外商投資設立“高級研究所”需要先進計算設備為名,
與歐洲一家頗有背景的精密儀器公司,實則為某國情報機構掩護進行了接觸,
洽談購買一批“用於複雜數據運算”的大型計算機係統和高精度攝像傳感設備。
談判過程看似順利,對方表現出濃厚的“合作意願”,
甚至給出了一個“相當優惠”的打包價格。
然而,
負責具體對接的、化裝成貿易公司技術代表的我方情報人員老韓,代號“牧羊人”,
卻敏銳地察覺到一些不對勁。
對方的技術工程師在介紹設備參數時,眼神閃爍,
對一些關鍵性能指標的解釋含糊其辭,
並且一再強調“打包銷售,不提供定製選配,拆封驗收後概不負責”。
“情況可能不樂觀,”
老韓通過絕密渠道向國內彙報,
“對方很可能已經察覺我們的真實意圖,這批貨,大概率會被做手腳。”
消息傳回國內秘密基地,沈棠和陸錚心頭一沉。
這是他們預料中最壞的情況之一,但沒想到對方如此明目張膽。
數月後,幾台巨大的、貼著封條的木質板箱,通過海關特殊通道,運抵了位於西部某深山峽穀中的“長城”計劃主基地。
開箱驗收的那一刻,所有在場技術人員的心都涼了半截。
設備確實是合同上標明型號的計算機主機和攝像設備,但:
1.核心部件降級:號稱最新型號的中央處理單元,
實際上是該係列上一代的淘汰產品,運算速度慢了一個數量級。
2.關鍵模塊缺失:用於圖像處理和模式識彆的幾塊專用加速卡被直接拆除,
隻留下空蕩蕩的插槽。
3.軟件係統鎖死:操作係統和基礎軟件雖然是正版,
但所有高級權限和開發工具包都被鎖定或移除,隻能進行最基本的操作,無法進行二次開發和係統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