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大宋皇宮垂拱殿_儒道至尊之兵家大帝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儒道至尊之兵家大帝 > 第28章 大宋皇宮垂拱殿

第28章 大宋皇宮垂拱殿(1 / 1)

推荐阅读:

宣旨太監的虛影消散於金印,餘音卻似烙印在方炎心頭。他走出豐樂樓,方才詞鎮國引動的萬千意念雖已退潮,但空氣中無形的壓力卻更甚。皇宮方向,那道煌煌國運之氣如同無形的燈塔,指引著方向,也散發著令人窒息的威嚴。

穿過巍峨的宣德門,一股浩瀚、沉重、仿佛承載著億兆生民信念與山河社稷重量的氣息撲麵而來!這便是大宋王朝的國運核心!方炎腳步微頓,凝魄境的靈覺讓他清晰感知到這股力量的磅礴與複雜——有輝煌鼎盛的餘暉,也有江河日下的隱憂,更深處,則盤踞著深不可測的帝王意誌。

抬首望去,層疊的宮闕樓閣在秋陽下閃耀著金碧輝煌的光芒,飛簷鬥拱如龍蛇盤踞,白玉欄杆似冰河凝結。兩個月前,他還是北疆風雪中戴枷待死的罪囚,如今卻紫袍玉帶,以定遠侯之尊,踏足這帝國權力的最核心。世事之奇,命運之詭,莫過於此。一絲唏噓湧上心頭,旋即被更深的決絕取代。

靖康恥!

前世記憶中那場漢家衣冠儘喪、帝王妃嬪北狩的滔天浩劫,如同冰冷的毒蛇噬咬著他的心臟。此世,金蠻對應前世金朝)凶焰更熾,朝堂傾軋更甚,而那位端坐龍椅之上的道君皇帝…方炎目光沉凝。無論前路如何凶險,他絕不容許那場恥辱重演!力挽狂瀾,當從今日始!

在垂拱殿偏殿等候召見,時間仿佛被拉長。殿內陳設雅致,檀香嫋嫋。方炎並未枯坐,目光掃過四壁懸掛的字畫。其中一幅《芙蓉錦雞圖》,錦雞立於芙蓉枝頭,顧盼生姿,翎毛華麗。初看是帝王玩賞之物,然凝神細觀,方炎識海中青銅兵書竟微微一動!那錦雞昂首的姿態,翎羽分明的層次,乃至足下磐石的穩固,竟隱隱契合著儒家“仁義禮智信”五德的流轉軌跡!仁如芙蓉之柔,義如錦雞之剛,禮如翎羽之序,智如顧盼之明,信如磐石之固!絲絲縷縷的聖賢道理,如同涓涓細流,被兵書悄然吸納,融入他那鐵血兵戈之道,平添了幾分堂皇中正之氣。

另一幅《瑞鶴圖》更是非凡!祥雲繚繞殿宇,十八隻仙鶴姿態各異,盤旋翱翔於汴京宣德門上空,一派仙家氣象。然而,方炎凝魄境的敏銳感知卻從那飄逸出塵的鶴姿、流動的雲氣中,捕捉到一股純粹而浩瀚的道家超脫聖韻!這並非簡單的祥瑞圖畫,而是蘊含著道法自然、逍遙物外的真意!兵戈文宮中的“射天狼”聖痕微微震顫,似有排斥,卻又在青銅兵書的調和下,強行將這股清靈超然之氣納入,如同百煉鋼中注入了一絲繞指柔,令其鋒芒內斂,殺伐之中暗藏天地循環、陰陽相濟的玄機。兵家之道,剛猛酷烈,融入儒家五德可正其心,汲取道家超脫可蘊其神,使其不至淪為純粹殺戮之器。

約莫一個時辰,方才引路的內侍低眉垂首而來:“侯爺,陛下宣召,請隨奴婢入殿。”

垂拱殿正廳,氣象恢宏。蟠龍金柱撐起高闊穹頂,地麵光可鑒人。禦座之上,宋徽宗趙佶並未著龍袍,依舊是一身鶴氅雲紋的“道君皇帝”常服,氣度雍容華貴,眉宇間帶著對書畫雅趣特有的專注與一絲難以察覺的疏離。他身側侍立著兩位道人,左側一位麵如冠玉,三縷長須飄灑,手持白玉拂塵,正是深得徽宗寵信、加封“通真達靈先生”的大儒境道門高士——林靈素。右側一位身形清瘦,目光深邃,氣息沉凝,亦是道門大儒,劉混康。

“臣,定遠侯方炎,叩見陛下,吾皇萬歲!”方炎按禮製行禮,聲音清朗沉穩,不卑不亢。

“愛卿平身。”徽宗抬眼,目光落在方炎身上,帶著欣賞的笑意,聲音溫潤如玉。“豐樂樓上,一詞《滿江紅》,壯懷激烈,氣衝霄漢,引動鎮國異象,實乃我大宋文壇盛事,兵家之幸!朕心甚慰!”他語氣真誠,仿佛真是一位愛才惜才的帝王。

“陛下謬讚,臣愧不敢當。北望山河,感懷激烈,一時情難自禁,塗鴉之作,驚擾聖駕,還望陛下恕罪。”方炎垂首應答,心中卻警鈴暗響。這位道君皇帝越是和顏悅色,越顯其心思難測。

徽宗微微一笑,端起禦案上的青玉茶盞,輕輕啜了一口。侍立一旁的林靈素心領神會,拂塵一擺,上前半步,目光如古井深潭,看向方炎,聲音不高,卻帶著一種奇異的韻律,引動殿內道韻流轉:

“方侯詞鋒銳利,兵戈之氣盈野,令人心折。然,貧道有一惑,欲請教侯爺。”他語速平緩,卻字字如同重錘,敲打在方炎心神之上,一股清冷、空靈、帶著“無為”、“避世”意境的道家之力無聲無息彌漫開來,如同無形的蛛網,悄然纏繞向方炎周身奔湧的兵戈煞氣,試圖將其壓製、消弭於無形!

“《道德經》有雲:‘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林靈素緩緩吟誦,聖賢之言出口,竟引動殿內虛空生蓮的異象!朵朵虛幻的青蓮綻放,散發出洗滌殺伐、平息爭端的道韻清輝,將方炎籠罩其中!這不僅是言語詰問,更是以道家聖言為引,調動天地道則,直接壓製方炎的兵家本源!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敢問方侯,兵戈凶器,殺伐戾氣,終非正道。道法自然,貴生戒殺。兵家窮兵黷武,動輒刀兵相向,豈非與天道相悖?與聖賢‘恬淡’之訓相違?長此以往,戾氣纏身,恐非國家之福,亦非侯爺自身之福啊!”林靈素最後一句,語重心長,配合著漫天青蓮道韻,直指方炎兵道根基,更暗藏禍心,影射其煞氣過重,恐入魔道,危及社稷!

無形的壓力如山嶽般壓下!方炎周身鐵血罡氣自發運轉,身後古戰場虛影若隱若現,卻被那清蓮道韻死死壓製,如同陷入泥沼,難以掙脫。識海之中,青銅兵書驟然光華大放,書頁無風自動,急速翻飛!無數兵家戰例、先賢語錄、乃至諸子典籍的碎片在方炎腦海中閃電般掠過!

電光石火間,方炎眼神一凝,心中已有定計。他並未被那道家清輝所懾,反而挺直脊梁,迎著林靈素的目光,朗聲開口。聲音不高,卻如同金鐵交鳴,帶著一股斬釘截鐵的意誌,竟隱隱衝淡了殿內彌漫的道家“恬淡”之氣:

“林道長引聖賢之言,振聾發聵。然,方炎鬥膽,有三問,請道長與陛下垂聽!”

“其一,現實存亡之問!”方炎聲音陡然拔高,如同戰場號角!識海兵戈文宮震動,“登豐樂”聖痕中那位憂國憂民的將軍虛影仿佛活了過來,目光如炬,望向北方!

“《孫子兵法》開篇明義:‘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此非鼓吹殺伐,乃洞悉世情之箴言!”青銅兵書之上浮現《孫子兵法》蘊含聖道文字若隱若現,他引動兵聖孫武之言,每一個字都仿佛有金戈鐵馬之聲相隨!殿內青蓮虛影為之一滯!

“試問林道長,當金蠻百萬鐵騎叩關,血祭屠城,欲亡我種族,滅我文明之時,我輩當如何?是奉上‘恬淡’之心,坐視山河破碎,百姓淪為羔羊血食?還是引頸就戮,以全‘貴生戒殺’之虛名?”方炎目光灼灼,如同燃燒的火焰,直刺林靈素,“此乃存亡絕續之秋!兵家之道,正是洞察此等‘不得已’之現實!非為窮兵黷武,實為以戰止戰,以戈止戈!通過廟堂運籌、戰場決勝之‘戰略智慧’,將兵災代價降至最低,護我生民,守我社稷!此乃兵家‘大仁’!敢問道長,完全回避戰爭,豈非掩耳盜鈴,自取滅亡之道?!”

“其二,工具中性之辯!”方炎踏前一步,腰間“斷嶽”刀鞘發出低沉嗡鳴,一股不屈的兵戈銳氣勃然而發,竟將籠罩周身的清蓮道韻逼開寸許!

“道家言兵為‘凶器’,如視刀劍為洪水猛獸。然,《荀子·議兵》有雲:‘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非爭奪也!’”他引動儒家亞聖荀況之言,浩然正氣沛然而生,與兵戈煞氣交融,在殿頂形成一柄懸垂的巨劍虛影,劍鋒所指,正是北方!這異象瞬間衝淡了青蓮的“恬淡”!

“兵器本身,何來善惡?其凶其祥,全在執器者之心,在用器者之目的!”方炎聲音鏗鏘,字字如刀,“農夫持刀,可劈柴墾荒,活人無數;暴徒持刀,則殺人越貨,為禍一方!兵戈亦然!用於開疆拓土、滿足私欲,自然是不祥凶器!然,用於‘止戰’!用於‘衛道’!用於守護身後這汴京繁華,守護大宋億兆黎民不受蠻族屠戮,此等兵戈,豈能冠以‘凶器’汙名?此乃護國衛民之聖器!道長以偏概全,因噎廢食,視所有兵戈為不祥,豈非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其三,效率秩序之論!”方炎氣勢攀升至頂峰,身後古戰場虛影在文宮雙聖痕加持下,強行突破道韻壓製,轟然顯化!殘破的戰旗獵獵,浴血的英靈無聲呐喊,一股慘烈而悲壯的秩序之力彌漫開來,竟與道家清蓮形成分庭抗禮之勢!

“道長推崇‘恬淡’,立意高遠。然,此乃治世之良藥,卻非亂世之良方!”方炎目光如電,掃過禦座上的徽宗與兩位道人,“《司馬法·仁本》有言:‘殺人安人,殺之可也;攻其國,愛其民,攻之可也;以戰止戰,雖戰可也!’”兵家聖言引動,戰場虛影中仿佛有無數將士齊聲應和:“止戰!止戰!”聲浪如潮,衝擊著“恬淡”的道心!

“當妖蠻肆虐,山河破碎,秩序崩壞,萬民倒懸於水火!此時空談‘恬淡’,坐視凶頑坐大,隻會延長亂世,徒增黎民苦難!兵家之道,主張以雷霆手段,主動出擊,摧敵鋒於正銳,斬禍亂於萌芽!以最小的代價,最快的速度,滌蕩妖氛,重塑秩序,還天下以太平!此乃‘霹靂手段,方顯菩薩心腸’!敢問道長,若依道家‘恬淡’之訓,任由蠻族肆虐,這汴京城外的累累白骨,千村寥落,可能換來真正的太平?可能恢複您所言的‘天道自然’?!”

方炎三問連環,引經據典兵聖孫武、儒家亞聖荀況、兵家經典《司馬法》),氣勢磅礴!其言論如洪鐘大呂,在垂拱殿內回蕩,引動兵戈、儒家浩然氣雙重異象,與林靈素的道家清蓮道韻激烈碰撞!聖道之音交織轟鳴,震得殿內梁柱都隱隱作響!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林靈素臉色微變,手中拂塵光華流轉,顯然在全力催動道韻抗衡。劉混康亦是目光凝重。殿內侍立的太監宮女更是被這無形的精神交鋒壓得喘不過氣,臉色蒼白。

一時間,殿內陷入一種奇異的沉寂。唯有聖道之音與異象仍在無聲碰撞。

“妙!妙!妙!”禦座之上,宋徽宗忽然撫掌輕笑,打破了沉寂。他臉上帶著由衷的讚歎,仿佛剛才那場關乎道統根本的激烈交鋒,隻是一場精彩的辯論遊戲。“方愛卿引經據典,思辨清晰,深得兵家精髓,更兼有儒家之正、法家之實!此論,當浮一大白!”他竟親自端起酒杯,向方炎示意。

然而,方炎心中卻無半分輕鬆,反而警兆驟升!因為他清晰地看到,徽宗那雙深邃的眼眸深處,在讚許的笑意之下,是一片冰封般的漠然!更讓他心神劇震的是,徽宗撫掌之間,一股極其隱晦、卻至高無上的力量悄然彌漫——那並非純粹的儒家才氣,亦非道家清韻,而是一種融合了儒家巔峰境界的堂皇規則之力與道家“無為”真意的奇異力量!這股力量如同無形的天穹,瞬間籠罩了整個垂拱殿!

在這股力量之下:

林靈素引動的道家清蓮異象,如同泡沫般無聲湮滅。

方炎身後顯化的古戰場虛影、引動的兵戈與浩然異象,如同被一隻無形大手強行按回體內,瞬間消散!

殿內所有因辯論而激蕩的聖道之音、精神漣漪,儘數歸於絕對的平靜!

徽宗依舊麵帶笑容,仿佛什麼都沒做。但方炎卻感到一股徹骨的寒意!這位道君皇帝,絕非表麵那般沉迷書畫道教!他自身的儒家修為,恐怕早已達到一個匪夷所思的巔峰境界大儒巔峰,甚至觸摸到半聖門檻),更可怕的是,他竟能借助某種難以想象的文寶或秘法,借用大宋國運之力,模擬出道家半聖級的威能,以一種近乎“道法自然”、“言出法隨”的方式,輕描淡寫地抹平了一切異象與爭論!

這不是辯論的勝負,這是絕對力量的碾壓!是帝王心術對道統之爭的漠視與掌控!

“愛卿之論,發人深省。兵戈之用,存乎一心。存亡之道,亦需審時度勢。”徽宗的聲音依舊溫和,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最終裁定意味。“林卿、劉卿,方愛卿乃國之柱石,其心可昭日月。問道會在即,諸子論道,百家爭鳴,方是正理。今日之辯,到此為止吧。”

他輕飄飄一句話,便將這場險些動搖方炎道基的凶險詰問,定性為一場無足輕重的“辯論”,更將最終的對決,推向了即將到來的稷下學宮問道會!

林靈素與劉混康躬身應是,看向方炎的眼神,忌憚之餘,更多了一絲深藏的陰冷。

方炎壓下翻騰的氣血與識海中因異象被強行鎮壓而帶來的不適,深深低下頭,掩去眸中那一閃而逝的驚濤駭浪與徹骨冰寒:

“臣…謹遵聖諭!”

垂拱殿內,檀香依舊。方才那場驚心動魄的聖道交鋒,仿佛從未發生。唯有禦座上那位道君皇帝溫和笑容下的無儘深淵,與方炎心中那根繃緊到極致的弦,預示著更大的風暴,正在稷下學宮的“明倫殿”中,悄然彙聚!

喜歡儒道至尊之兵家大帝請大家收藏:()儒道至尊之兵家大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