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東,暗影基地,核心指揮室。
電子星圖上,代表東歐的光點依舊處於抑製性的低頻閃爍狀態,象征著蟄伏與靜默。非洲的光點穩定而強勁,顯示著克倫斯基的隊伍已初步紮根。然而,陳默的目光卻越過了這些已初具規模的勢力範圍,如同鎖定獵物的鷹隼,精準地投向了那片被標記為混亂與衝突核心的區域——中東。
這裡的光譜呈現出一種病態的、灼熱的斑斕。代表不同國家、軍閥、極端組織和外部勢力的光點糾纏、碰撞、湮滅,又再次誕生,構成了一幅永不停息的動態戰爭畫卷。空氣仿佛都因屏幕上那片區域的能量而變得焦灼。
“調取中東區域近六個月綜合態勢報告。”陳默的聲音在寂靜中響起,不帶絲毫情緒,卻帶著一種解剖標本般的冷靜。
“是。”素察的電子合成音回應。
主屏幕上的星圖被替換,取而代之的是如同瀑布般傾瀉而下的數據流、衛星圖像、情報摘要和新聞摘要,它們被素察強大的處理能力迅速歸類、整合,形成一份立體的、多維度的中東局勢分析報告。
第一部分:破碎的地緣拚圖
屏幕左側,顯示著政治與軍事態勢的模塊高速刷新:
敘利亞:內戰進入僵持的泥沼。政府軍、各路反對派、庫爾德武裝、以及若隱若現的極端組織殘餘,將國家撕成了碎片。外部勢力——俄羅斯、伊朗、土耳其、美國及其盟友——的代理人在這裡角力,每一寸土地的爭奪都滲透著大國的陰影和地區霸權的野心。這裡沒有明確的戰線,隻有永無止境的消耗與背叛。
伊拉克:isis的所謂“哈裡發”雖已崩潰,但其意識形態和潛伏網絡如同野火下的草根,在地下悄然蔓延。中央政府羸弱,什葉派民兵組織坐大,與遜尼派部落矛盾深重,庫爾德自治區離心傾向日增。這裡是權力真空與教派仇恨的溫床。
也門:一場被世界部分遺忘的人道主義災難。胡塞武裝與得到沙特聯軍支持的政府軍之間的戰爭陷入殘酷的拉鋸,饑荒與疾病肆虐。這裡成了伊朗與沙特地區爭霸的最前線,也是各路軍火販子和雇傭兵的天堂與墳場。
黎巴嫩、利比亞……更多的碎片,更多的混亂。
總結:一個巨大的、持續失血的傷口,各方勢力在此投入資源,相互消耗,卻無人能真正掌控局麵。
第二部分:流淌的黑色黃金與古老財富
屏幕右側,代表著資源與利益的模塊亮起:
石油與天然氣管道如同現代國家的血管,在動蕩的地圖上蜿蜒,其中一些關鍵節點正處於或靠近衝突區域。控製它們,或僅僅是對其構成威脅,就能撬動驚人的財富和國際油價敏感的神經。
走私路線遍布陸地和海洋,從土耳其邊境到波斯灣,從紅海沿岸到地中海東岸,輸送著一切可以牟利的物品:武器、毒品、人口,以及……被掠奪的文物與古董。兩河流域、古波斯、腓尼基……這片土地下埋藏著人類最早的文明遺跡,戰亂為盜掘和走私提供了完美的掩護,一件古老的雕像或泥板,在黑市上價值連城。
勒索與“保護費”成為常態。無論是控製油田的地方軍閥,占據交通要道的部落武裝,還是盤踞城市的黑幫,都將對外國公司、援助組織甚至本地富商收取“保護費”或進行綁架勒索,視為重要的財源。
總結:混亂之中,蘊藏著近乎野蠻的、赤裸裸的財富掠奪機會。
第三部分:檢驗武力的熔爐與展示實力的舞台
陳默的目光聚焦在幾個關鍵衝突點的實戰分析上:
戰鬥形態複雜:從大規模正規軍對峙,到城市巷戰、山地遊擊、沙漠突擊,再到非對稱的恐怖襲擊和無人機獵殺。這裡幾乎囊括了現代戰爭的所有形態。
對手多元且經驗豐富:既有受過正規訓練的國家軍隊和特種部隊,也有悍不畏死、戰術靈活的極端分子,還有裝備各異、背景複雜的各路民兵和雇傭兵。
高強度的電子戰與情報戰:各大國在此投入了最先進的偵察、監控和電子對抗手段,網絡攻擊與防禦幾乎與地麵戰鬥同步進行。
在這裡生存和戰鬥,意味著需要極高的適應性、戰術靈活性以及應對高強度對抗的心理素質。同時,這片被全球目光無論是公開的還是秘密的)密切注視的土地,也是一個絕佳的展示舞台。任何一支能在此地站穩腳跟並打出威名的力量,其聲望將迅速傳遍全球的陰影世界,吸引更多的亡命之徒,也能在未來的談判桌上獲得更重的籌碼。
第四部分:“暗影”的機遇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