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城的午後,陽光透過稀薄的雲層,勉強驅散了些許連日的陰霾,卻帶不走那份浸入骨髓的潮悶。羅雲淨從書市深處走出,袖口仿佛還殘留著密室裡那冰冷空氣的觸感,耳畔回響著肖玉卿最後的叮囑,字字如鐵,砸在他的心頭。
他沒有立刻回家,而是繞道去了金陵圖書館。這是他與肖玉卿約定的掩護之一——一個熱衷於查閱國外技術資料的工程師,行為合乎邏輯,不易引人懷疑。
在圖書館幽靜的回廊和散發著陳舊墨香的書架間,他找了個僻靜角落坐下,攤開那本厚重的德文機械手冊,以及幾份無關緊要的工程期刊。但他的心神,早已飛向了肖玉卿交給他的那組模擬編碼規律。
大腦如同上緊了發條的精密儀器,開始全力運轉。那些抽象的符號、數字間的邏輯關係、可能存在的置換規則……在他腦中構建、拆解、再重構。肖玉卿講授的基礎原理如同鑰匙,開啟了一扇通往全新領域的大門,而他自身強大的邏輯和數學能力,則讓他在這門內快速奔跑起來。
他完全沉浸其中,手指無意識地在桌麵上輕輕劃動,推演著各種可能性。外界的時間流逝、圖書館內偶爾響起的腳步聲、甚至窗外漸漸偏西的日頭,都被他屏蔽在外。
這種純粹的、挑戰智力極限的狀態,讓他找回了幾分昔日攻克技術難題時的專注與忘我。偶爾,在推演的間隙,一個念頭會不受控製地闖入:這組模擬編碼的規律,或許正與某條真實的指令相關,關乎著某一支隊伍的動向,甚至成千上萬人的安危。這念頭讓他指尖微涼,卻也像一簇冰冷的火焰,灼燒著他,讓他更加竭儘全力地投入到眼前的演算中。他知道,這一次,難題的背後,關聯的不再是冰冷的機器,而是無數鮮活的生命和一場即將到來的風暴。
直到圖書館的管理員開始提醒閉館時間,羅雲淨才猛地回過神。他揉了揉有些酸澀的眼睛,將桌上的資料收好。模擬編碼的破解尚未完成,但他已經抓住了幾個關鍵節點,心中有了大致的思路。
走出圖書館,夕陽的餘暉將他的影子拉得很長。他深吸了一口略帶涼意的空氣,感覺頭腦異常清醒,卻又帶著高強度思考後的疲憊。
他知道,這隻是開始。真正的考驗,遠非破解模擬編碼那麼簡單。肖玉卿那句“把自己變成最精密的機器”,言猶在耳。他必須學會在日常生活中,完美地隱藏起內心的波瀾和正在進行的秘密工作,扮演好那個略顯沉悶、隻知鑽研技術的工程師角色。
回到北平路寓所,陳媽已經準備好了晚飯。飯桌上,他依舊是那個話不多、有些疲憊的少爺,偶爾回應幾句陳媽關於天氣和菜價的嘮叨,一切如常。
但隻有他自己知道,某些東西已經徹底改變了。他的內心仿佛被劈成了兩半,一半依舊停留在熟悉的、由圖紙和數據構成的技術世界;另一半,則踏入了一個幽暗、危險卻讓他感到前所未有使命感的領域。
夜深人靜時,他再次反鎖了書房的門。他沒有立刻繼續破解編碼,而是攤開一張白紙,開始憑借記憶,梳理肖玉卿教導的反偵察要點。
他一條條寫下,如同繪製一份至關重要的工藝流程圖,隻不過這次規劃的,是他自己的行為和安全。
接下來的兩天,羅雲淨嚴格遵循著這種“雙麵”生活。在研究室和工廠,他依舊是那個對技術精益求精、甚至有些苛刻的羅工程師,將全部精力投入到防空聽音器最後的調試工作中,讓人挑不出任何錯處。廖永興見他如此“恢複正常”,且項目進展順利,更是放下心來,隻當之前的風波和短暫的低迷都已過去。
而隻有在下班後,回到那間安靜的書房,他才會悄然轉換身份,沉浸到那些複雜的密碼推演和反偵察模擬情境中去。他像一塊貪婪的海綿,瘋狂吸收著肖玉卿灌輸給他的一切,並努力將其內化成本能。
他知道,“白露”將至,時間不多了。他必須儘快成長起來。
這天下午,羅雲淨正在車間測試一組濾波元件,秘書忽然跑來,臉上帶著一絲緊張:“羅工,廖總工讓您馬上去他辦公室一趟!本部……本部又來人了!”
羅雲淨心中微微一凜,但麵上不動聲色,放下手中的萬用表:“好,我馬上過去。”
他仔細地摘下手套,整理了一下工裝,確保自己沒有任何失儀之處,這才步伐沉穩地走向辦公樓。
推開廖永興辦公室的門,果然又看到了那個熟悉的身影——肖玉卿。他依舊穿著筆挺的深灰色軍服,麵容冷峻,正與廖永興交談著。見到羅雲淨,他公事公辦地點了點頭,目光銳利如常,看不出任何多餘的情緒。
“雲淨,快來!”廖永興招呼道,“肖專員這次來,是關心我們元器件的采購進度,特彆是你上次提的那批特殊軸承和電路元件。”
羅雲淨上前,語氣恭敬而平淡:“肖專員。”他看向廖永興,“清單已經按程序提交上去了,目前還在等待批複。”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肖玉卿微微頷首,聲音平穩無波:“嗯,我已經看到清單了。有些部件確實敏感,通關手續會比較麻煩,但我這邊會儘力協調,爭取儘快解決。軍械生產,耽擱不起。”
“真是太感謝肖專員了!”廖永興連聲道謝。
“分內之事。”肖玉卿淡淡道,目光轉向羅雲淨,仿佛隨口一問,“羅工程師,項目目前還有什麼其他亟待解決的技術難題嗎?尤其是涉及外部依賴的。”
羅雲淨心中了然,這是肖玉卿在利用公開場合,再次確認有無新的情報或需求。他沉吟片刻,謹慎地回答:“目前主要的瓶頸還是在那幾樣進口元件上。另外……關於聲波在複雜山地環境下的衰減模型驗證,缺乏足夠的實地數據,可能對未來裝備在不同戰場的應用效果評估造成影響。”
他巧妙地將一個真實的技術難點拋了出來,這個問題合情合理,且隱含了對部隊部署和戰場環境的關注,不會引起任何懷疑,甚至可能為未來某些行動提供間接的參考。
肖玉卿眼中閃過一絲幾不可察的讚許,記錄了下來:“這個問題很重要,我會留意相關的研究資料或試驗數據,如果有的話,可以通過廖總工轉交給你參考。”
“多謝肖專員。”羅雲淨微微躬身。
公務性的交談結束後,肖玉卿便起身告辭。一切仿佛與上次無異。
然而,就在肖玉卿的汽車駛離兵工廠,經過大門崗哨減速的瞬間,誰也沒有注意到,一枚極小、卷得緊緊的紙卷,從微微降下的車窗縫隙中無聲滑落,精準地掉進了門口一個廢棄石臼縫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