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噗通!”
馬秀英再也支撐不住,軟軟地癱倒在宮女的懷裡,雙目失神地望著華麗的殿頂。
她想起朱棣小時候總纏著朱標要糖吃的模樣,怎麼也無法與“造反”二字聯係起來。
標兒死了......
標兒的嫡長子也死了......
次子允炆削藩逼死了叔叔......
老四造反了,最終還是骨肉相殘......
短短幾句話,勾勒出的是一幅怎樣慘烈、血腥、令人心碎的家族悲劇圖景!
她仿佛看到長子病榻前的蒼白,看到孫子在龍椅上的惶恐與激進,看到四子浴血拚殺的猙獰,看到皇宮在戰火中燃燒......
當初,在她知道獨孤伽羅的二子楊廣,弑父殺兄之時,她心中還在慶幸自己一家不會這樣。
可沒想到還是走到了這一步......
【大腳馬皇後】:“難道......皇族之間真的沒有親情嗎?”
看到這話,江祈年很想安慰一句,說“皇族之間也有親情”。
可想到曆史上那諸多因為皇位互相殘殺的兄與弟、父與子,最終還是搖了搖頭。
他繼續說下去。
【歲安祈年】:“最終,朱棣攻入都城,登基為帝,是為永樂大帝。”
【歲安祈年】:“他在位期間,五征漠北,掃清邊患;派遣鄭和七下西洋,揚國威於海外;命人編纂《永樂大典》,彙集古今典籍。他還遷都北京,天子守國門!他開創了‘永樂盛世’,國力強盛,萬國來朝,算是功績彪炳的一代雄主!”
江祈年肯定了朱棣的功績,希望能給悲痛中的馬皇後一絲慰藉。
馬秀英的心情複雜到了極點。
朱棣也是她的兒子。
他有能力、有魄力,甚至開創了盛世,這讓她作為母親,在悲痛之餘又有一絲難以言喻的寬慰。
但想到標兒和他長子的早夭,想到那場血流成河的叔侄之戰,心口便痛得無法呼吸。
她一手建立的家庭和睦、兄友弟恭的理想圖景,在曆史長河中是如此脆弱不堪。
【大腳馬皇後】:“然而,他得位終究不正啊,‘靖難’之名難掩篡逆之實。”
馬秀英歎息。
她能想到,後世史家在評價自己的四子時,始終有一個無法抹除的汙點。
畢竟,就連李世民那等被尊為“天可汗”的絕世帝王,不也因為這一點被後世口誅筆伐嗎?
【歲安祈年】:“確實如此......永樂帝登基後,對建文舊臣的清洗極其殘酷,手段狠辣,留下了難以磨滅的汙點。大明是一個充滿骨氣、不割地、不賠款、不和親的王朝,‘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氣節為後世稱道。”
【歲安祈年】:“但後期......積弊日深,終至傾覆,被關外之族奪了江山。”
【大腳馬皇後】:“什麼!?”
馬秀英心中悲痛中帶著一絲震驚。
【大腳馬皇後】:“我大明......最終被關外之族奪了江山?”
若是大明最終是被中原的百姓推翻,她都還好受些。
畢竟在入群之後,她讀了不少史書,也明白了天下沒有永固的江山。
可為何偏偏是被關外之族奪了江山?
她的丈夫朱元璋,便是不堪被外族欺壓,這才揭竿而起,收拾了這舊河山。
沒想到大明最終竟也亡與關外之族的手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