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比如他曾多次拋妻棄子,其中最著名的一次,便是在彭城之戰後拋棄子女。
在公元前205年,劉邦趁項羽攻打齊國時,率五十六萬聯軍攻占楚都彭城,卻被回師的項羽以三萬精兵擊潰,劉邦倉皇逃竄。
在逃亡途中,他遇到失散的親生子女,也就是漢惠帝劉盈和魯元公主,車夫夏侯嬰將孩子抱上馬車。
但由於楚軍緊追不舍,劉邦嫌馬車負重太慢,多次將兩個孩子推下車,試圖輕車逃跑。
除此之外,他甚至還曾把呂雉棄於項羽營中為質,長達兩年多之久。
他的父親劉太公、妻子呂雉、兄長劉仲等親屬,在此期間數次麵臨被處決的風險。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項羽威脅“烹太公”,劉邦竟回應“分我一杯羹”。
劉邦在此期間並未積極營救,反而專注於與項羽爭奪地盤,甚至另納戚夫人等姬妾。
有一說一,這絕對是天生帝王心性,合該他成大事兒!
但對於他身邊的親人來說,這種性格就不太好了。
【雉後臨朝】:“什麼事兒?哼,劉邦那個老匹夫,今日竟在朝堂上提起和親之事,竟想讓魯元嫁去匈奴!本宮當場駁斥,可他似乎還沒死心!”
【六宮之主】:“和親?他要把親生女兒送去蠻夷之地受苦嗎?”
【觀音婢】:“呂姐姐息怒......此事確實棘手,但若高帝陛下執意如此,恐怕......”
【傾城蕭娘】:“大漢的確多次送出公主和親,公主遠嫁,往往一生淒慘,過得好的公主少之又少。”
【獨孤天下】:“和親不過是懦弱之舉!若國力強盛,何須犧牲女兒?”
【雉後臨朝】:“哼,隻要我不同意,他休想將魯元送到匈奴去和親!”
【歲安祈年】:“在原本的曆史軌跡中,呂雉娘娘堅決反對此事,的確讓劉邦改變了主意,沒有將魯元公主送到匈奴。”
【長樂未央】:“呂姐姐真厲害呢!”
【未央衛氏】:“的確,呂姐姐能讓一位皇帝讓步,改變心意,的確厲害。”
【觀音婢】:“妾身都不能確定,能否讓世民在這等國家大事中改變主意。”
【獨孤天下】:“定然不能,長孫妹妹以為呂姐姐能做到這一點,是靠的夫妻感情嗎?那必定不是,靠的是她自己的影響力。”
這一點,獨孤伽羅是看的最清的。
她能逼得楊堅讓步,立下“誓無異生之子”,靠的同樣不是夫妻感情,而是她自己的影響力。
【雉後臨朝】:“確實如此,我與劉邦早已無多少感情。”
在聊天群中,呂雉更能安心傾訴心事。
事實上,她和劉邦之間的感情,早就在那一次次拋棄中消耗殆儘了。
也正是那一次次的拋棄,讓她認識到了權力的重要性!
【雉後臨朝】:“先生,劉邦他沒有將魯元公主送到匈奴,一定是有了其他替代方案吧?”
【歲安祈年】:“不錯,劉邦改以宗室女為公主,嫁給冒頓單於,還與冒頓單於約定‘長城以北,引弓之國,受命單於;長城以內,冠帶之室,朕亦製之。使萬民耕織射獵衣食,父子無離,臣主相安,俱無暴逆。’漢與匈奴約為兄弟,漢朝每年送給匈奴棉絮、絲綢、酒,兩國的關係這才得到緩和。”
【ps:感謝大家的禮物,我後台收到的禮物一共加起來有28塊,還差一點點,不過加更隨後奉上。】
喜歡皇後們,這真不是後宮聊天群請大家收藏:()皇後們,這真不是後宮聊天群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